茶馆·龙须沟

茶馆·龙须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北京人。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老舍一生勤勉,著述颇丰,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二马》《猫城记》;中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赶集》《樱海集》《蛤藻集》;剧本《茶馆》《龙须沟》等。

出版者: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老舍
出品人:
页数:219
译者:
出版时间:2011-10
价格:24.80元
装帧:
isbn号码:9787561355879
丛书系列:中外文学名著典藏系列
图书标签:
  • 老舍 
  • 剧本 
  • 中国文学 
  • 戏剧 
  • 现当代文学 
  • 中国 
  • 文学 
  • 龙须沟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茶馆•龙须沟》收录了老舍先生的《茶馆》、《龙须沟》、《宝船》三部话剧作品。《宝船》是老舍先生所写的唯一的儿童剧作品。《茶馆》以老北京一家大茶馆的兴衰变迁为背景,向人们展示了清末戊戌维新失败后、民国初年北洋军阀割据时期、国民党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北京社会风貌及各阶层人物的不同命运。

裕泰茶馆老板王利发一心想让家业兴旺起来,为此八方应酬,但终被冷酷无情的社会现实所压垮;经常出入茶馆的民族资本家秦仲义从雄心勃勃搞实业救国到破产;豪爽的八旗子弟常四爷在清朝灭亡以后走上了自食其力的道路。故事还揭示了刘麻子等一些小人物的生存状态。

《龙须沟》主要讲为人耿直的老艺人程宝太,原卖艺为生,因遭恶霸地痞黑旋风毒打,逃到龙须沟居住,依靠程娘子摆摊卖香烟过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虽然分打得跟茶馆一样,但我更喜欢茶馆,可能是现在共产党各种官员腐败让我很讨厌这类歌功颂德的作品吧。但无可厚非的是龙须沟写得真的不错,老舍先生的文章永远是那么平易近人让人感受到身如其境,与文中人物共同感受悲喜。。。。  

评分

人艺的剧院门口永远有着让人心驰神往的灯光。那五十年代的老式建筑发黄的外墙和毛泽东时代的字体组成的“首都剧场”四个字招牌,由于灯光的衬托显得格外熠熠生辉。夜幕降临了,周围的建筑,车流,行人,都没有它的光辉。王府井教堂在远处若明若暗。这是一个做梦的去处。走进大...  

评分

去年年末,媒体报道了《四世同堂》在美遗失的原稿被找齐并将刊于新一期的《收获》的消息,这一文学界之幸事使老舍先生重回大众的视线。学习现代文学时我们习惯“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排序,他们文风各异,擅长的文体不同,其中老舍和曹禺在话剧领域是毫无争议的大师。众所周知...

评分

《茶馆》和《龙须沟》都是三幕剧,我是对着原剧本,看着北京人艺演员的表演欣赏完的。《茶馆》时间跨度大,从戊戌年到抗战前后,所以情节发展是由盛到衰,王掌柜的茶馆作为一个枢纽,连接小大内外之事,显人间百态,嗯老舍先生的京味儿语言也很生动,经典自然不必说。 《龙须沟...  

评分

这些天,历史课正学着中国复杂而落寞的近代史,课余在读着老舍先生的《茶馆》和《龙须沟》,夜里偷空躲在被窝里看易中天的《读城记》。于是不知不觉中,这三者串联起来,让我看到了近代中国的社会变迁,体会到了北京平民的善良、儒雅和悲苦,感受到了老北京的文化内涵。 相比曾...  

用户评价

评分

话剧场景往往单一,但茶馆场景特色使得人来人往的各色人等都能够登场,这样每个人的故事相对单薄,可是整体故事大背景却可以勾勒完整;龙须沟场景则是日常生活的舞台,主线清晰、人物明确,故事相对丰盈。话剧的另外一个特色就是,人物对话很多,再辅以动作旁白,这种艺术形式最能体现单个人的人物刻画。

评分

推《茶馆》不推《龙须沟》。老舍对老北京的一切是多么信手拈来,人们说的话,人们做的事,言行举止,所以《茶馆》里人物的栩栩如生,亏他还能写出撒纸钱一幕,而《龙须沟》里层次划分不好,用一幕写旧社会,用两幕写新社会差不多的东西,人物也平面化,事件情感无法深入,感觉有点才尽。

评分

有些作品,一经问世便可被奉为经典。这是时代。

评分

“就算是一条狗,也要投生在北京城”记住茶馆中的这句话了!

评分

《茶馆》里的对白没有一句是废话,每一页都是一个故事。《龙须沟》确实是又红又专,人物脸谱化,但毕竟写的是刚解放那会的事,我觉得指不定在哪个犄角旮旯里还真的发生过,至于后来是欣欣向荣还是过河拆桥,谁知道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