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件百衲衣,也是从杂家铺子的零缣残帛中拾来的。想不到会塞进书市的角落。姑且当作闲书看。只是这一回,却是由别人来穿针引线。无需感谢,这原是出版社编辑的天职,但没有编辑的缝制,这本小册子就难以露面。但愿今后编辑自己穿的衣裳也能挺刮些,柔和些,免得看起来寒酸相,自然也不必显得峨冠博带的样子。
给《书林》写稿,开始于1979年。“炉边诗话”则始于1982年。因为写时在冬天,室内有一只取暖的炉子,便随手取了这个名字。算起来,前前后后也有六七年了。对于去日苦多的老人来说,这六七年却不同于少壮时代的过程,就像每天撕下一张日历,薄薄一张纸,撕一张就少一天了。
现男友推荐了张公子版《浮生六记》,很热销,这种跨界式的营销有多少含金量还未知。金性尧注的《浮生六记》是找不到了,就先翻翻被金翁自贬为百衲衣的《炉边诗话》吧。 书有序言,自序、他序、合序、序了又序,《炉》的序言想必是既经典又精彩的。从先秦的七月流火到晚晴的天公...
评分这本小书还是不错的,文风从容平实,想见时代痕迹,确有似在炉边取暖不拘一格闲话之味,所谓从容平实,即已寓有“熔铸融化,得心应手”的境界,不标新立异,不哗众取宠,老老实实打动人心,不期然令人生敬。
评分现男友推荐了张公子版《浮生六记》,很热销,这种跨界式的营销有多少含金量还未知。金性尧注的《浮生六记》是找不到了,就先翻翻被金翁自贬为百衲衣的《炉边诗话》吧。 书有序言,自序、他序、合序、序了又序,《炉》的序言想必是既经典又精彩的。从先秦的七月流火到晚晴的天公...
评分与当今流行的诗评相比,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字里行间透出的笃定安然。既不是见着一篇一句就一惊一乍地率尔操瓠,也非冷眼旁观。书如其名,就像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在娓娓道来,平淡处有思考,跌宕处又似有说不尽的人生感悟。“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凄寒的人世,幸有诗词...
评分《炉边诗话》(金性尧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第一版) 《炉边诗话》乃《书林丛书》之一种,作者金性尧。收文54篇,从《诗经》一直谈到清末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金性尧以研究唐、宋诗见长,故能见人所未见,言人所未言也;故尔出版家钟叔河评之为“别开生面”。譬如“陶渊...
收获颇多
评分M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653】这本和中西书局出版的金性尧的《三国谈心录》有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重了。这些文章,就像褪色的老照片,没有火气,淡淡的,但是又让人想辨识照片里的人物,遥想当年。金老谈到“炉边诗话”缘起时说:“炉边诗话”则始于1982年。因为写时在冬天,室内有一只取暖的炉子,便随手取了这个名字。算起来,前前后后也有六七年了。对于去日苦多的老人来说,这六七年却不同于少壮时代的过程,就像每天撕下一张日历,薄薄一张纸,撕一张就少一天了。
评分娓娓而谈,有学有识
评分【在 @雨枫书馆 翻书653】这本和中西书局出版的金性尧的《三国谈心录》有一篇关于曹操的文章重了。这些文章,就像褪色的老照片,没有火气,淡淡的,但是又让人想辨识照片里的人物,遥想当年。金老谈到“炉边诗话”缘起时说:“炉边诗话”则始于1982年。因为写时在冬天,室内有一只取暖的炉子,便随手取了这个名字。算起来,前前后后也有六七年了。对于去日苦多的老人来说,这六七年却不同于少壮时代的过程,就像每天撕下一张日历,薄薄一张纸,撕一张就少一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