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顿·迈耶斯,(Morton Meyers)是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的放射学家和内科医生,曾获得瓦尔特·坎农(Walter B. Cannon)医学奖,有多种著作问世,现住在纽约东锡托基特(East Setauket)区。
全书以现代医学的四大领域(传染病、癌症、心脏病、心理疾病)为经,以医学中的偶然发现为纬,介绍20世纪以来医学领域由于误打误撞而带来的一些重大发现。一些今天家喻户晓并且挽救着亿万生命的药品和医术,如抗生素、X光、抗抑郁药、化疗药物、子宫颈涂片检查以及基因、干细胞等,它们的发现都是人们进行其他研究时意外的收获。在科学界,偶然的幸运发现往往得不到好名声,因为这类意外的发现似乎并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仅仅是运气问题。因此在正式发表的科学论文和著作中,成功者往往有意无意地略去偶然的因素,把研究和发现说成有目标、有计划的行为。但是,本书作者认为,偶然事件每天都在发生,要抓住偶然出现的现象而从中得到意外的收获,需要非凡的科学敏感性和卓越的智慧。机会只眷顾有准备的头脑,从这一点上说,所谓偶然的幸运发现不仅仅是机遇使然。本书作者莫顿?迈耶斯是纽约州立大学医学院的放射学家和内科医生,作为医学的内行来写此书,他不仅以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描绘出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而且能把现代社会的几种常见病的发病原因、症状及医药的作用原理讲得浅显易懂,使读者从中得到许多知识。除此之外,作者对当今的教育、科研体制为什么不利于做出新的科学发现进行了分析,并从科学哲学和方法论的高度加以总结,其中不乏作者的独到见解。
将医学划入社会科学还是划入自然科学,始终是个很纠结的问题。这本书说实话我看不太懂,太多的血淋淋故事将我对医学仅有的一点憧憬也染红了。事实上,近代医学有很多偶然之例,最著名的当属伦琴射线,还有血小板的自我修复功能。
评分 评分读此书,尤其是在中国的科技体制下读此书,终归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当美国七十年代就开始反思政府资助是否会对科学与学术研究产生影响时,我们还没有科学研究,二十年后我们开始创建自然基金委,更厉害的是我们还创建了973、863等国家导向的研究~这样的研究空想出一些原创...
评分连着两周参加跑步和马拉松比赛,占用了较多的读书时间,距上一本书看完8天后才看完这本书,而这本书之所以耐看,是因为此书内容与我的专业和工作息息相关,获益太大了!而我同时惭愧的是自己大学四年以及药房、编辑工作多年,天知道我究竟只学到了多少可怜的专业知识!我的药学...
评分读此书,尤其是在中国的科技体制下读此书,终归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当美国七十年代就开始反思政府资助是否会对科学与学术研究产生影响时,我们还没有科学研究,二十年后我们开始创建自然基金委,更厉害的是我们还创建了973、863等国家导向的研究~这样的研究空想出一些原创...
看之前我只知道有青霉素,没想到锂盐有镇定作用也是
评分翻译不怎么样!pfizer这是法菲则的意思么?
评分内容比较有趣,语言也具有一定的可读性,但是翻译质量只能说是一般。
评分可以粗浅了解一点治病原理。
评分书中有句话,“很多时候,大的突破并不出自一个研究小组而是一个孤军奋战的个人”。现在也越来越相信这点,人民群众哪有什么力量,改变轨迹的永远都是个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