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之水,被称为京城三大才女之一。1986年至1996年担任《读书》编辑,被称为“《读书》四大金钗”之一。1996年起进入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工作,开始深入研究文物考古,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著作有《诗经名物新证》、《诗经别裁》、《脂麻通鉴》、《先秦诗文史》等,均是爱书人苦心搜罗的读物。
扬之水先生对文物研究一往情深,十六年来专意于名物考证,用考古学的成果来研究文学作品,从诗词中,找到原始的面貌,恢复古人生活中的细节,恢复真实的历史。
关于读书,有些书会越读越薄,提炼其中精要化为己有,有些书却会越读越厚,因其衍生的内容与内涵远远不是这一本书所能涵盖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反能引人向更深的领域去探索思考。而我想,虽是如此薄薄一本,但这《无计花间住》却着实是本会越读越厚的书。 单看书名,脑海中总免...
评分关于读书,有些书会越读越薄,提炼其中精要化为己有,有些书却会越读越厚,因其衍生的内容与内涵远远不是这一本书所能涵盖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反能引人向更深的领域去探索思考。而我想,虽是如此薄薄一本,但这《无计花间住》却着实是本会越读越厚的书。 单看书名,脑海中总免...
评分久仰扬之水之大名,想得寻来一睹为快,苦恨囊中羞涩,每每望而却步。前几天在图书馆匆匆瞥见两本,也就借来寻思一回。此书装帧质实,硬封红裹,参合彩页,印制精美,无怪价格高悬,不与人亲。作者出入文物故实,依类裂制三部:第一部分曰“无计花间住”,纵谈《花间集》后词人...
评分这本书很美,悦目且美好的触感,小小一本,捧在手里,心情都不由得好了起来。然而读这本书得过程,确然是不轻松的。 先生语言精练,这本也是不给普通读者的通俗读物,似我这样好读书不求甚解的人,读着读着,就觉得该去翻翻字典了,查查这个字那个字到底怎么读,...
评分久仰扬之水之大名,想得寻来一睹为快,苦恨囊中羞涩,每每望而却步。前几天在图书馆匆匆瞥见两本,也就借来寻思一回。此书装帧质实,硬封红裹,参合彩页,印制精美,无怪价格高悬,不与人亲。作者出入文物故实,依类裂制三部:第一部分曰“无计花间住”,纵谈《花间集》后词人...
扬之水对《清真词》有研究,这类稿子不错,可惜我对于《诗经》兴趣不大,她所写的诗经名物类的书没看过。
评分以前一直以为自己对花间词颇有心得,始终最喜欢的词人都大体算是花间派爱做软语。然而看扬之水这本书却也觉得自己原来以前所知连皮毛都算不上。看毕可算是增长了不少知识。不过单从这本书的可读性和娱乐性而言,不算很高明.扬之水的笔墨的确可爱让人着迷,但是全书内容太散太乱.尽管都围绕花间,读的过程却总有种“晕花”。看了后记知道这是创作过程的经历所导致,可以理解,但是的确是此书的遗憾。最后表示,清真词我看的实在是少,有些赞誉虽不能完全认同,但却也算通过扬之水的眼睛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挺好。
评分我错了我又看闲书了…… 生来就不是读清真梦窗的脾气,玉老田荒的景致纤巧有余,单论阅读快感还真是没法和稼轩比,论灵气,似乎也短白石道人一截。
评分扬之水来说花间词,也真是了……雅到难读,各种掉书袋。
评分草木、鸟兽、虫鱼、宫室、车服、官制之名物都异常亲切,先生说到文人几乎没有一个确定的位置,可以容他义无反顾专注精神,仕途不可过分热衷,至少不能表现的热衷。所谓在官不言官,爱情更是万万不可执着,婚外恋是被允许的但也是逢场做戏,儿女情长个不了,因此只好换副女儿心肠表达出自己的双重情结。所以诗词中离多会少,更多的就只能是追怀,在追怀中渴望了。真忍不住要拍案。借董桥之语:说扬之水的工作可分两类,一是“以物找名”,一是“因名寻物”,均就其荦荦大者而言,自然是错不了的。而我所重的,还是这书雅洁温润的文笔、精美少见的图片,这和古人笔记所记赞人书法曰墨黑、赞人香茗曰水热,没什么两样,逃不脱买椟还珠之讥,但我仍然相信,我不是孤独的,因为——到底是扬之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