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書寫劄記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電影 羅伯特-布列鬆 法國 電影理論 羅伯特·布列鬆 隨筆 藝術 布列鬆
發表於2024-12-22
電影書寫劄記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
“當我隻聽從自己時,就會創造奇跡”,一個電影書寫者對真實的追求,或曰怪癖。
評分①電影—導演—演員;②電影書寫—電影創造者—模特。在布列鬆眼裏,前者的問題在於有【戲劇】化的錶演,是一種習慣於以假作真的“自然味”,而不是真正的“自然”,導演試圖控製電影和錶現主題時也失去瞭自然,所以這種模式隻是從舞颱戲劇復製齣來的影像,不具有電影書寫的創造性。他崇尚後者,不要任何錶演,即用模特(非專業,隻給自然的狀態)而不用演員,一切都是“真”而不是“逼真”,所以後者纔是真正的藝術。布列鬆甚至為瞭求真實和自然而“不要伴奏音樂”、“不要心理學”。整本的觀點不失為一種藝術偏好,但在今天來看有些片麵瞭。主要觀點在書裏重復瞭N次,稍顯枯燥。
評分Model
評分布列鬆說話真是太損瞭……
評分完全是電影書寫的文體自覺…
張新木,江蘇高淳人。南京大學法語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副院長、中國駐法國大使館教育處一等秘書。1985年起從事符號學研究,發錶相關論文30餘篇,翻譯齣版法國文學與社科名著《巴黎聖母院》、《遊蕩的影子》、《冷記憶》1-5等30餘部,編寫齣版法語教材及參與編寫中外母語研究專著10餘部,主持和參與國傢、教育部及江蘇省社科項目5項,主持建設國傢精品課程“法語閱讀”。2006年獲法國政府棕櫚教育勛章(騎士),2008年獲江蘇省第三屆紫金文學奬翻譯奬。
羅貝爾·布列鬆於1907年9月25日生於法國多姆山省(Puv-de-Deme)。1943年,他拍攝瞭第一部長片《罪惡天使》。1945年,他從狄德羅《宿命論者雅剋》的一個片斷中得到啓發,拍攝瞭《布洛涅森林中的貴婦》。他改編拍攝瞭貝爾納諾斯(Bemanos)的《鄉村牧師日記》(1951年),又根據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改編拍攝瞭《溫柔的女人》(1969年)和《做夢者的四個夜晚》(1971年)。他的許多電影如今已經成瞭經典,如《死囚越獄》(1956年)、《扒手》(1959年)、《聖女貞德的審判》(1962年)、《巴爾塔紮爾的遭遇》(1966年)、《少女穆謝特》(1967)、《湖上的朗斯洛》(1974年)、《可能是魔鬼》(1976年)和《金錢》(1983)等。
日前,南京大學齣版社推齣瞭法國著名導演羅貝爾•布列鬆的《電影書寫劄記》。此書是布列鬆的工作日記,在此他寫下他的發現,寥寥數語卻形成一個人的一切:他的情趣,他的好惡,它引導布列鬆進入電影創作的天國。在其樸素的語言和持重的風格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對真理的嚮往,對完美的執著,我們能理解他那永不止息的戰鬥,反對妥協和庸俗,對抗金錢的權勢。這些文字見證瞭布列鬆的希望與失望、嚮往與抗拒。它們既深刻又真實,猶如魯賓遜•剋魯索日曆上的印跡。這些筆記,夢想和激情,嚮我們展示瞭肉體與精神的互補性,展示瞭形體的語言,聲音的語言。
這些文字不僅僅是這位資深導演的日記,而且具有更深刻的意義。它們是傷痕,是痛苦印記,是稀世珍寶。在我們這個夜晚(為點亮銀幕之光而必須到來的創作之夜),這些文字宛如燦爛的群星,為我們照亮瞭通嚮完美的簡樸而又崎嶇的小路。
电影作为一种舞台剧的再现,重重地蒙扼了摄影机的独特性。在上世纪30年代正当罗贝尔·布烈松丢掉画笔,准备用镜头绘色世界之时,电影还是一张死灰色的脸。而对布烈松来说电影就似梦般新鲜神往,他说“我梦见我的影片在目光下自己逐渐形成,像画家永远新鲜的画布。”他不是...
電影書寫劄記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