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茨基(1940—1996)是一位跨越了英语与俄语世界的文学奇才。生于1940年的列宁格勒,布罗茨基的前半生在母国苏联度过,他的大部分诗歌成就也是用俄语完成的;1972年,永别故土、定居美国的布罗茨基从零开始学习英语,进而一举成为英语世界最为卓 越的散文大师之一。诚如他在一次采访中所给出的自我认知:“我是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 1986年,布罗茨基荣获美国国家书评奖,1987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91年获选“美国桂冠诗人”。其代表作品有诗集《诗选》、《词类》、《致乌拉尼亚》,散文集《小于一》、《悲伤与理智》等。
In this richly diverse collection of essays, Joseph Brodsky casts a reflective eye on his experiences of early life in Russia and exile in America. With dazzling erudition, he explores subjects as varied as the dynamic of poetry, the nature of history and the plight of the emigre writer. There is also the humorous tale of a disastrous trip to Brazil, advice to students, a homage to Marcus Aurelius and studies of Robert Frost, Thomas Hardy, Horace and others. The second volume of essays following "Less Than One", this collection includes Brodsky's 1987 Nobel Lecture, 'Uncommon Visage'.
俄罗斯文学给世人的印象总是严肃深刻的,鲜有俄罗斯作家能嬉笑怒骂皆文章的,可能果戈里算是一个吧。俄罗斯文学里的思辨、隐喻、反思、讽刺等等都是其独特文学魅力所在。 《悲伤与理智》的作者布罗茨基虽然加入了美国籍,但是他身上俄罗斯文学风格基因是非常鲜明的。这虽然是本...
评分用了三个月,终于翻完了,毫不夸张地说,简直是自虐。很多时候都不知所云,看着看着就睡着了。大量的陌生名字、陌生神话让我不停百度。句式混乱、晦涩,不知是翻译问题,还是原版就这么天马行空。也有可能是自己太不敏感,太没有文学素养。 能看懂的极少,即《战利品》、对大学...
评分很显然,在“一名犹太人;一名俄语诗人;一名英语散文家”这几个身份中,布罗茨基更愿意接受“诗人”的名分,虽然使其享誉世界并赢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是其英语散文。布罗茨基对于诗歌的尊崇可谓明目张胆,他甚至半开玩笑的建议美国政府给每个家庭发几本诗集以提高国民素质。由此...
评分《悲伤与理智》:在粗鄙的世界中拯救优雅 在这些精心打磨过的字句中,实用被想象战胜了,粗鄙被优雅解构了,留下来的只有美感。对形式、结构、词语细节和想象力的关注,贯穿了这本散文集,成为优雅的标志,令人赞叹、艳羡不已。 在我看来,布罗茨基的散文集《悲伤与理智》是...
评分人们似乎喜欢给他的文字套概念,然而只有好的概念可以给文章增色(不如说是挖深),坏的概念则会让读者感到不知所措,觉得作者不知所云。什么是好的概念和坏的概念?在我看来,好的概念是那些有意义的概念,能在它的出现之前(它可以早已居于文章外久远的历史中,也可以是隶...
一般特别喜欢的书才会读完中文版再读英文版
评分悲伤与理智
评分一般特别喜欢的书才会读完中文版再读英文版
评分“当一个人写诗时,他最直接的读者并非他的同辈,更不是其后代,而是其先驱。” | 犹如深入阴间的俄耳甫斯,尝试从死神那里夺回那些至可宝贵的事物和情感。——waits
评分布罗茨基的英语文笔,让人觉得不像是俄罗斯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