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乐山,我国著名学者、翻译家,从十六七岁起就开始活跃于四十年代的上海文坛,在当时很多刊物上发表过散文、诗歌、小说和剧评。1946年,从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进入新闻界工作,当过记者。1949年后,董乐山先生到北京新华社参考消息编辑部主持新闻翻译工作。1957年被打成右派后转向翻译外国作品,他的第一部与人合作的作品是《第三帝国的兴亡》,由世界知识出版社“内部发行”。该书确立了董乐山在翻译界的地位,被一些大学的英文系当作翻译教学的范文。
“文革”后的二十年是董先生译、著甚丰的二十年,文学创作和批评也逐渐回到了他的笔下,他的文章言简意赅、一针见血。他的视野不再囿于纯文学,而转向有更广阔内涵的有关人类命运的历史、社会和文化问题。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其译作品味较为混杂,过去曾读过,留下印象的恐怕也就是《鬼作家》。此书是其日常杂录,颇有点报屁股的规模,琐碎而多转录,近于现象的介绍,而无创造性的独见。
评分当年要有blog,就是blog合集了。。。我喜欢心平气和写的东西,不拽学问,却是真有学问
评分这本书断无再版的可能。但老先生看东西还是很有洞察力的
评分其译作品味较为混杂,过去曾读过,留下印象的恐怕也就是《鬼作家》。此书是其日常杂录,颇有点报屁股的规模,琐碎而多转录,近于现象的介绍,而无创造性的独见。
评分值班的时候看了看,挺好,很久没有这样看纸质的书籍了,学到了很多常识性的知识,如果家里有上中学的孩子,看看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