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言
第一章 獨立自主,保障安全(1949―1955)
第一節 展現國傢獨立自主的外交品格和形象
一、確立對外根本立場和總政策
二、獨立自主精神在建交問題上的貫徹
三、維護國傢主權,反對帝國主義敵視,肅清帝國主義特權
四、區彆對待不同國傢和國際力量
五、加強同社會主義陣營國傢的關係,締結中蘇同盟
第二節 抗美援朝,保傢衛國
一、對美國侵略朝鮮的嚴正警告
二、中國人民誌願軍的義舉
三、停戰談判的進行和邊談邊打
四、堅持按日內瓦公約實行戰俘遣返
五、停戰協定的簽訂
六、進一步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談判交涉
第三節 參加日內瓦會議,促成印度支那停戰協議
一、日內瓦會議召開的背景
二、日內瓦會議關於朝鮮和印度支那問題的兩個議程
三、印度支那問題談判繞過礁石和中國代錶團的貢獻
四、日內瓦協議與印支停戰
第四節 控訴美國侵略颱灣,反對美國乾涉中國沿海島嶼問題
一、中國代錶伍修權在國際場閤嚴正控訴美國侵略颱灣
二、侵朝戰爭失敗後美國加緊拼湊對中國的軍事包圍圈
三、中國人民解放沿海島嶼和美國的乾涉
四、美國國內就金門、馬祖問題掀起反華戰爭喧囂及其收場
第五節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齣、亞非會議的成功舉行和中國打開同民族主義國傢外交局麵
一、朝鮮戰爭期間聯閤國內亞阿集團的齣現
二、中國同亞洲民族主義國傢關係的增進與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齣
三、亞非會議的舉行和中國代錶團為謀求會議達成協議作齣貢獻
四、亞非會議期間中國增進同民族主義國傢關係的努力
第二章 對外多方矛盾關係和反美統戰(1955―1965)
第一節 緩和國際緊張局勢的努力,中美大使級會談的舉行,對日本等西方國傢民間外交的展開
一、中國贊成締結集體和平公約
二、中美會談的舉行和平民迴國協議的達成
三、中美大使級會談反映的美國對華立場和態度
四、通過民間外交和貿易等事務開展同日本等西方國傢的關係
第二節 反對美國對亞非拉的國際警察行徑和對中國“八・二三事件”的乾涉
一、反對美國勢力介入中東、威脅阿拉伯民族運動和武裝入侵黎巴嫩
二、反對美國對中國“八・二三事件”的軍事威脅和挑釁
三、美國在印支製造緊張局勢和中國參加關於老撾問題的日內瓦會議
第三節 解決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華僑問題及廣泛發展同亞非國傢的關係
一、中國同緬甸解決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二、中國同尼泊爾、巴基斯坦、阿富汗、濛古等國解決曆史遺留的邊界問題
三、華僑問題和印尼排華事件的起落
四、亞非會議後中國同民族主義國傢關係的發展和援助原則的宣告
第四節 中印談判和衝突
一、印度乾涉中國處理西藏上層人士的叛亂
二、印度挑起邊界流血事件
三、中國總理赴新德裏談判
四、1961、1962年間印度不斷惡化對華關係
五、印度的大規模軍事挑釁和中國被迫自衛反擊
六、中國爭取國際同情和中印邊境形勢趨於基本平靜
第五節 中蘇大辯論和國傢關係的逐漸惡化
一、50年代前期中蘇友好閤作關係的發展
二、1956、1957年間中國對蘇聯有批評有維護
三、1958年蘇聯的兩個建議和1959年9月9日
塔斯社聲明及中國的反應
四、布加勒斯特會議和蘇聯開始惡化同中國的關係
五、1960年莫斯科會議後中蘇短時間的妥協和解及1962年後中蘇辯論重新激化
六、1963年7月齣現中蘇國傢關係惡化的新階段
七、中蘇大辯論的性質及評價
第六節 支持民族解放運動和各國人民反侵略壓迫的正義鬥爭
一、繼續支持反對殖民主義和種族主義的鬥爭
二、繼續支持反侵略乾涉的鬥爭
三、廣泛接待亞非拉民族民主革命誌士和毛澤東主席公開發錶支持亞非拉各國正義鬥爭的聲明和談話
第三章 “反帝必反修”和反對兩霸(1965―1972)
第一節 支持越老柬三國人民的抗美救國戰爭
一、支持越南南方人民反對美國和吳庭艷當局的鎮壓和迫害
二、全力支持越南人民反對美國侵越戰爭
三、對美軍1970年侵柬和1971年侵老的強烈反應
四、中國支持1973年1月越美巴黎協定
第二節 中蘇公開分裂和敵視
一、莫斯科“三月會議”和中蘇執政黨關係公開破裂
二、中國采取不同蘇聯搞統一戰綫和聯閤行動的政策
三、中國譴責蘇聯侵捷和判斷蘇聯淪為社會帝國主義和霸權主義
四、“珍寶島事件”和中蘇邊境衝突增加
五、蘇聯對中國核設施的軍事威脅和中國的嚴正態度
六、中蘇邊界談判
七、蘇聯關於亞洲集體安全體係的主張和中國的反應
第三節 對外兩麵開弓、強化革命主張和及時的調整
一、第二次亞非會議的籌備及其無限期延期
二、中國“文化大革命”前夕一些亞非國傢惡化同中國的關係
三、兩麵開弓下的外交心態和“文化大革命”期間某種孤立態勢
四、改變突齣意識形態的外交和同許多國傢修復和改善關係
第四節 對民族主義國傢支持反侵略鬥爭和加強經濟援助
一、支持巴基斯坦抗印鬥爭
二、支持中東人民反對1967年以色列發動的“六・五戰爭”
三、毛澤東發錶支持多米尼加人民反對美國武裝侵略的聲明
四、對民族主義國傢的援助較前更見突齣
第五節 尼剋鬆訪華和中美發錶《上海公報》
一、尼剋鬆上颱後對中國作齣改善關係的姿態
二、中國對國際形勢的再探討
三、基辛格秘密訪華
四、美國阻撓中國恢復聯閤國席位的最後掙紮及其失敗
五、尼剋鬆訪華和《上海公報》的發錶
第四章 三個世界的劃分和聯美反蘇(1972-1979)
第一節 美蘇爭霸形勢下警惕蘇聯的進攻和實現中美建交
一、中國確定新的國際戰略
二、美蘇中大三角關係下美國對華關係正常化的遲緩行動
三、中美外交關係的建立和颱灣問題障礙的存在
第二節 廣泛發展同西方大國的關係
一、中日建交和締結和平友好條約
二、中國同西方工業發達國傢廣泛建交
第三節 反對蘇聯支持下的越南地區霸權主義
一、1975年前後越南地區霸權主義的齣現和中國的政策
二、反對越南反華排華和中越舉行談判
三、對越南的武裝挑釁進行自衛還擊和中越再度舉行談判
四、支持柬埔寨人民反對越南軍事占領的鬥爭
第四節 反對蘇聯霸權主義對第三世界國傢乾涉內政、擴張勢力和直接的軍事進攻
一、對國際上蘇攻美守戰略態勢的判斷
二、提醒爭取和維護獨立的國傢和人民“驅狼拒虎”
三、反對蘇聯在安哥拉、紮伊爾、非洲之角等地乾涉內政、擴張勢力的行徑
四、反對蘇聯在阿富汗的侵略乾涉和軍事占領
五、中國正式中止“中蘇同盟”
第五節 支持發展中國傢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努力,繼續支持世界上反殖民主義反侵略的鬥爭
一、繼續發展同第三世界各國和一般社會主義國傢的關係
二、繼續支持發展中國傢維護主權的鬥爭和支持更多的國傢擺脫殖民統治
三、支持國際上日漸增多的建立和平區和無核區的主張
四、中國參加聯閤國第6次特彆大會,支持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的號召和努力
五、支持聯閤國新海洋法的製定和200海裏經濟專屬區的規定
第五章 不結盟與和平、發展為主題(1979―1989)
第一節 中美關係的麯摺發展
一、中美建交初期兩國關係的進一步發展
二、美國售颱武器事件和中美“八・一七公報’的發錶
三、中國執行對美蘇都不結盟的政策
四、中美關係齣現平穩發展
五、中美關係的障礙
第二節 中蘇關係障礙的逐漸剋服和正常關係的恢復
一、80年代初蘇聯仍為中國在國際上的主要譴責對象
二、勃列日涅夫的塔什乾講話與中蘇關係的解凍
三、戈爾巴喬夫的海參崴講話和中蘇接觸的增多
四、戈爾巴喬夫訪華和中蘇關係正常化
第三節 中國對國際裁軍問題作齣正麵積極的努力和對國際地區熱點區彆對待的態度
一、中國對戰爭與和平形勢的重要判斷
二、中國對裁軍問題的積極主張和行動
三、中國歡迎美蘇會談的恢復和支持美蘇簽訂“中導條約”
四、中國繼續反對蘇聯侵阿和越南侵柬
五、中國支持中美洲國傢維護主權、反對美國乾涉的努力
六、中國支持納米比亞爭取獨立和南非人民反對種族主義的鬥爭
七、中國繼續支持阿拉伯國傢和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侵略、爭取民族權利的鬥爭
八、中國對兩伊戰爭和馬爾維納斯群島戰爭所持的原則態度
第四節 談判解決曆史遺留問題和爭端,全方位地發展同各類國傢關係
一、中國“一國兩製”主張的提齣
二、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和聯閤聲明的發錶
三、中葡關於澳門問題的談判和聯閤聲明的發錶
四、爭取就中印邊界問題同印度舉行談判
五、全麵發展中日關係及就“教科書”、“光華寮’和釣魚島等問題的交涉
六、對南沙群島爭端的主張
七、按照五項原則全方位地發展同各國關係
第五節 對建立國際新秩序的主張和努力
一、中國對和平與發展兩大主題的確認
二、主張“南南閤作”和“南北對話”,為國際經濟新秩序作齣努力
三、中國積極參與多邊外交
四、中國對外政策總目標的新內容和國際政治新秩序的提齣
第六章 韜光養晦,有所作為(1989―1995)
第一節 麵對壓力,反對製裁,保持尊嚴
一、美國帶頭對中國製裁
二、中國沉著冷靜,反對製裁
三、西方製裁的失敗
第二節 認清當前時代,韜光養晦,有所作為
一、麵對蘇、東變故,恪守和平共處
二、掌握全局形勢,不扛旗,不當頭
三、對海灣戰爭和洛剋比空難事件顯示超脫
四、始終堅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緊抓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
五、正確掌握“韜光養晦”,繼續貫徹“有所作為”
第三節 重視同美歐的關係和反對乾涉�勒、保護發展
一、重視同美國和西歐國傢的關係
二、反對美國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對中國施壓
三、反對美國充當“人權法官”,乾涉中國內政
四、在經濟貿易和知識産權等問題上反對美國的霸道做法
五、反對在中國復關問題上擠壓中國的做法
和心態
第四節 突齣睦鄰友好,堅持談判解決爭端
一、重視發展同俄羅斯的友好閤作關係
二、發展同濛古和中亞諸國的睦鄰友好關係
三、擱置主權爭議,爭取同東盟國傢睦鄰友好
四、在普遍睦鄰友好的格局下爭取更多的互利閤作關係
第五節 實現和維護國傢統一
一、香港、澳門問題上的進展
二、反對在颱灣問題上乾涉中國內政
三、反對國外勢力為西藏分裂主義撐腰
第六節 加強齣訪,擴大求同,重視南北關係,強調平等閤理
一、廣泛齣訪交流,維護中國正確立場,求同存異廣交朋友
二、在多邊國際場閤加強為“南方”發展的需要呼籲
結束語
· · · · · ·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