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于轼:
1929年出生于南京。抗战时辗转于大后方,1946年毕业于直庆南开中学.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以后20余年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84年从铁道部科学研究院调到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在北京经济学院、中国矿业学院研究生部、广州外语外贸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院校教授经济学,并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经济学研究。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现任国内外12种杂志的主编、顾问编辑和编委。被选入美国Marauis1993至1995年世界名人。著有《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中国人的道德前景》(该书1999年获得美国安东尼・费雪国际纪念提名奖)等书。发表了近百篇有关经济理论、经济政策、能源、环境、道德等方面的论文和研究报告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且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体会出能自己审握的的经济学来。工作繁忙的读者.只需片刻闲暇,就可以读上一两篇,有时间再作思考和分析,必能有所收获,使你的“知识人生”更臻完满。...
如茅老在“第三版前言”中所述:“我希望读者们把它当作理解世界、理解人生的工具,并且从阅读中得到乐趣。“ 书中叙述的不仅仅是经济学中的关键理论、市场机制等,而是融合了茅老个人看待经济学、社会发展的深刻观点,尤其是在讲述过程中不时地引入商业环境中人的道德观、价值...
评分内容确实如书名所说,讲的都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事情。语言也通俗易懂,不过相应的讲的也有点浅。但通篇读下来还是收益颇多的。 可以看出作者虽然身在美国,但仍然对中国的经济,中国国民生活水平有着深深的关切。对比美国与中国的不同,一面指出中国经济体制的不足,另一面也...
评分从一个微观现象到宏观经济,茅先生娓娓道来,这是我读过最好的一本经济学普及读物。不像是在读书,倒像是听一位长辈在讲故事,但从中不免一惊--原来经济是这么运行的。那么多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就被毛先生这么给串起来,原本不畅通的道路,就这么豁然开朗。 书首版于1993年,...
评分第一篇微观经济学 1.喜欢搬家的美国人 就业的灵活性使经济结构易于调整,但这必将引起人口的流动,如果没有住房市场,人口的流动将受阻。谈了租房和买房的区别,强调了市场分配住房与计划分配的重大差别。 买了住房,会不会把一个人捆死在一地呢?不会。当他想搬家时,可以...
评分朱鎔基向邓小平回报工作的时候,邓小平说:我虽然不懂经济,但是我听得懂经济。 现在是经济社会,我们碰到的很多经济问题,如果能用经济学原理来就解释,那我们可以把这个社会看得更清楚。 平常学经济学理论比较枯燥,但是这个书不一样,它用浅显的语言讲述生活中的经济学,...
关于,经济效率。
评分关于,经济效率。
评分高二某周末在麓山书店看书,当时在看什么不记得了。被一陌生男子搭讪,说自己在报纸上发表很多文章,他以为我是大学生,主动向我推荐这本书,当时没怎么说话也不敢理会他。却记下了这本书,后来到底是买来看了。不错的,浅显易懂的被还原的经济学常规。
评分2006-1-5初次阅毕
评分经济学启蒙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