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語堂(1895.10.3——1976.3.26)福建龍溪人。原名和樂,後改玉堂,又改語堂。1912年入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後在清華大學任教。1919年鞦赴美哈佛大學文學係。1922 年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轉赴德國入萊比锡大學,專攻語言學。1923年獲博士學位後迴國,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女子師範大學教務長和英文係主任。1924年後為《語絲》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廈門大學任文學院長。1927年任外交部秘書。1932年主編《論語》半月刊。1934年創辦《人間世》,1935年創辦《宇宙風》,提倡“以自我為中心,以閑適為格調”的小品文。1935年後,在美國用英文寫《吾國與吾民》、《京華煙雲》、《風聲鶴唳》等文化著作和長篇小說。 1944年曾一度迴國到重慶講學。1945年赴新加坡籌建南洋大學,任校長。1952年在美國與人創辦《天風》雜誌。1966年定居颱灣。1967年受聘為香港中文大學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舉為國際筆會副會長。1976年在香港逝世。
《吾國與吾民》是林語堂第一部在美國引起巨大反響的英文著作。林氏在該書中用坦率幽默的筆調、睿智通達的語言娓娓道齣瞭中國人的道德、精神狀態與嚮往,以及中國的社會、文藝與生活情趣。在本書中他發揮自己“兩腳踏東西文化”的優勢,常用中西比較的眼光看問題。
該書於1935年――林氏舉傢旅美前夕――由賽珍珠夫婦的The John Day Company齣版。賽氏親自撰寫序言,譽其為“最真實、最深入、最完整、最重要的一本關於中國的書”。美國的書評傢T.F.Opie甚至說:“不管是瞭解古老的或是現代的中國,隻要讀一本《吾國與吾民》就足夠瞭。”
《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原文是用英文写的,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在美国写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的中国处在一个混乱与无序的状态,知识青年面临着如何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重担。作者以幽默犀利的语言,冷静而深刻地剖析了...
評分《吾国与吾民/My Country and My People》向来被视为林语堂最重要的著作。但他本人,是否会觉得《京华烟云/Moment in Peking》更重要些,这部为“纪念全国在前线牺牲的勇男儿”的70万字巨著先后获得4次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亦或许是《生活的艺术/The Importance of Living》...
評分《吾国与吾民》是林语堂先生的著作,原文是用英文写的,名为“My Country and My People”。这本书是林语堂先生在美国写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的的中国处在一个混乱与无序的状态,知识青年面临着如何拯救国家和民族的重担。作者以幽默犀利的语言,冷静而深刻地剖析了...
評分有幸在图书馆翻到了这本书1980年代的译本,名为“中国人”,豆瓣连接如下: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40865/ ,觉得写得相当有内涵,文字很顺畅。无奈当时因为种种原因没能读完。后来读到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黄嘉德 的译本之后,非常失望。翻译故做深沉,好好一本书糟...
評分惟有中国人才能如此看透中国人。看到我们伟大的虚弱,强壮的渺小,忍耐的坚韧以及消极中的积极。林语堂先生站在这样一个主观又客观的位置上,亲热地称呼我们《吾国与吾民》:我的国家,我的民族,我的家与家人。依循着血脉里相似的气味,并不把自己剥离于这个群体,只是怀着满...
第一本英文書?從認識自己開始。
评分大學的時候讀瞭一個寒假
评分兩腳踏中西,一本原文夠瞭。
评分: H319.4/4939-3
评分認識我的名族,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