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特根斯坦的《論確實性》是對英國當代哲學傢摩爾(G.E. Moore, 1873-1958)在其著名的論文《外在世界的證明》(1939年)中駁斥懷疑論所用方法的批判。摩爾在這篇文章中為瞭反對懷疑論而提齣自己關於外界事物存在的“證明”。他通過舉起自己的雙手說“這裏有一隻手”和“這裏還有另一隻手”,從而得齣心靈之外有事物存在的結論:摩爾知道某些哲學傢不會對這種證明方法感到滿意。他們要求對“這裏有一隻手”和“這裏還有另一隻手”這些前提給齣邏輯上的證明。摩爾承認自己不能給齣這種證明,但仍堅持說他確實能夠知道這些命題為真。他認為有些真理是人們確實知道但卻不能證明的。他也曾在較早的一篇論文《維護常識》(1925年)中列舉一些命題,說他確實“知道它們為真”,比如說“我有身體”,“除瞭自己以外還有彆人”以及“地球在我齣生之前很久就已存在”等等。
《論確實性》是維特根斯坦在其一生最後18個月中對知識和確實性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的結果,實際上是他這一時期哲學思考過程的記錄,讀起來就像是作者的思想獨白。每則筆記隻是按日期把當時的思想記下來,前後順序並沒有照主題重新加以整理和安排。因此同一個討論題目往往多次重復,前後論點有時也不免有相互矛盾之處。讀者為瞭弄清作者在某個問題上的觀點,常常不得不在幾百則筆記中前後翻閱,反復查看,所以閱讀這本書要有極大的耐心。但是這種努力是值得的。人們在閱讀中不時會發現個彆語句閃耀齣思想形成時進發齣的光亮奪目的火花,而層齣不窮的新穎思想更是不斷擴大和改變讀者的視野,仿佛讓他們也隨著作者在新的思想天地中漫遊。這是一位大思想傢以全新的眼光探討知識和確實性這些最睏難的認識論問題的思想結晶。維特根斯坦在這裏最有力地抨擊瞭笛卡兒以來認識論隻顧追求某種“完全確實”的東西這一錯誤方嚮。《論確實性》代錶瞭20世紀哲學在認識論領域取得的一個重大進展。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肯定先於否定”。筆記似乎略囉嗦。
评分維特根斯坦是個變態
评分並不存在脫離語境的懷疑,純粹的“存在”與“懷疑”隻是你的幻想。《哲學研究》中一句話能消解的問題為什麼要花如此篇幅?隻因終極問題如此迷人。“聰明的老人,領悟到這些是當然的。但他心中還是迷戀著冰原,在那裏一切都是輝煌純粹的。這就是他悲哀的源泉”——德裏剋·賈曼
评分語言遊戲中蘊含著不可懷疑的東西,也提到說知識與確定性不同,378條說知識最終是建立在承認的基礎上,可以補充下半句“懷疑是建立在意誌的基礎上”。維特根斯坦反駁懷疑論是把常識命題拉進一個整體的知識體係中,說“我知道”也是在適用語境的遊戲中纔得到理解。
评分記得剛離開學校那會兒總會鬍天鬍地亂想,想來想去總是找不到答案。今讀維特根斯坦的《論確實性》,發覺以前想過的那些問題他都早已經想過,甚至在他辭世前兩天,還在想這些問題。而我漸趨麻木,早已頹朽,與萬物泯然久矣。很多時候躺在床上,甚至感覺不到一些重量,我不敢確定自己是否存在。今讀其書,名實之間,移星換鬥,挪轉乾坤。他說:“如果你想懷疑一切,你就什麼也不能懷疑。懷疑這種遊戲本身就預定瞭確實性。”凡一假設,就已存在,確實是一切認知的基礎,也是將所有問題深化之根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