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史郎,1912年4月27日生,日本京都府竹野郡丹后町人。1937年8月,25岁的东史郎奉天皇之命应召入伍,系日军第十六师团步兵二十联兵队上等兵,曾参加攻占天津、上海、南京、徐州、武汉、襄东等战役,1939年8月因病回国。1944年3月,他再次应召参加侵华战争。1945年8月,他在上海向中国军队投降后回日本。战后,先后经营电影院、机床制造业等,生有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家庭生活水平富裕。
這是一部特殊的、深受世人關注的日記。
《東史郎日記》案是一起為期六年至今仍沒有結束的訴訟;是一樁涉及六十多年前歷史而又未能按歷史真實審理的並非普通的民事訴訟;也是人類的良知、正義與堅持反動歷史觀的邪惡勢力之間的一場持久的較量。《東史郎日記》的出版與發行,既是為關注和支持東史郎的廣大讀者提供一份珍貴的史料,又是對東史郎先生正義行動的肯定和支持。
當然,由於當年的東史郎受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毒害,其日記中所反映的立場、觀點是帶有軍國主義思想色彩的,這就需要我們用歷史的眼光來審視和閱讀這本書。
本著尊重作者和忠實於原著的原則,我們要求譯者對作者提供的日記手寫原稿全文進行直譯,不作更改。只是考慮到日記中所涉及的人多數還健在,所以,我們對其中的人名做了一些技術處理。原稿中的原有人名保存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
本書正文中插圖均為東史郎手繪。書中照片均為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提供。
了解敌人就是了解自已。 看二战老兵的自述才是最真实的二战。 至于所谓的红色影视,我还真不相信一个共党拼刺刀干掉一队小鬼子的事。 你以为在东京地铁站碰上结伴自杀的呢?
评分看完《东史郎战地日记》,此书是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战地日记。讲述的是三八年十月至三九年九月随军侵华的经历以及心路历程。 第一部记录的是三七年八月入伍至三八年九月的经历。两部有个承接关系。 书的文学价值远逊于历史价值。我利用半个下午的时间将书...
评分很多年前就读过的一本书,刚刚在书架上有看到。其好似怀疑已经有很大部分删节,但是还是挺震撼的。印象最深的是书中提到,日本士兵会给小孩子们一些糖,但是大人普遍不让吃,怕有毒。日本人原来也有罪感,这是个特例么?
评分看完《东史郎战地日记》,此书是日本侵华老兵东史郎在中国出版的第二部战地日记。讲述的是三八年十月至三九年九月随军侵华的经历以及心路历程。 第一部记录的是三七年八月入伍至三八年九月的经历。两部有个承接关系。 书的文学价值远逊于历史价值。我利用半个下午的时间将书...
评分东史郎真实的给我们展现了另一个角度看到的中日战争,从充满荣誉感和使命感入伍,如何看待战地百姓、敌对方的态度,慢慢沦落到丧心病狂,又如何在内心仅存人性的谴责中开始悔悟的过程。 他们原本也是一群生性活泼的年轻人,即使深入战场,也能为一只从未见过的鸟或者植物而惊...
事实就是基层军官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是沦为杀人的工具。一直觉得事后日记有改动过并且还改过不少。唯一让人感动的是当年的中国有摄人心魄的自然美景,让一个入侵者都难以忘怀。
评分东的心理,我们要共同面对的
评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买的。当时想买石狮子一对,苦于没钱,买书一本,聊以纪念,竟然觉得写得很好。
评分这样的侵华日本兵战地亲历很少见,一边喜欢屠格涅夫的散文诗一边在中国杀人放火,让人读得很不是滋味。日记详尽,写实,记述了普通日本兵的战争记忆。
评分卢沟桥抗日战争纪念馆买的。当时想买石狮子一对,苦于没钱,买书一本,聊以纪念,竟然觉得写得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