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瑟夫·尤金·斯蒂格利茨(英語:Joseph Eugene Stiglitz,又譯為約瑟夫·史迪格裏茲,1943年2月9日-),小名喬·斯蒂格利茨(Joe Stiglitz),美國經濟學傢,哥倫比亞大學教員。他在資訊經濟學上有重大貢獻,是新興凱因斯經濟學派的重要成員之一,與保羅·剋魯曼在諸多觀點相同。
作為一位局內人,斯蒂格利茨對於全球經濟政策製定的說明,其勇氣和忠誠將與其深度和遠見受到同等熱烈的歡迎。他尤其關注發展中國傢的睏境,當他看到岡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其他主要機構把華爾街和金融界的利益放在貧睏國傢的利益之上時,則愈加有幻滅之感。 在過去的10年裏,斯蒂格利茨在主要的經濟事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這些事件包括亞洲經濟危機和前蘇聯經濟的轉型,以及遍及世界之發展計劃的管理。他常常看到政策製定者固守著過時的經濟模型,並且采用建立在這些經濟模型基礎之上的“華盛頓共識”之教條,來設計那些已經産生災難性後果的諸多政策。他還發現主要的全球化機構企圖掩蓋在孵化積極變革時所産小的不斷加重的失誤,而這種企圖極具破壞性。 本書敘述瞭斯蒂格利茨的經曆,打開瞭―扇有關全球經濟政策的前所未有的窗戶。它旨在引發健康的爭論,並且在此目標上取得瞭成功,比如說本書以辛辣的詞語嚮我們展示瞭為什麼發展中國傢感覺到經濟層麵的牌運總是在與它們作對。 在準備參與有關全球化問題的爭論方麵很少能有人比約瑟夫E.斯蒂格利茨所處的位置更具說服力。作為學術造詣深厚的領先經濟學傢,他的工作已經廣泛地涉及第三世界中的增長與發展問題。作為剋林頓當局施政班子中的成員和總統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以及世界銀行副行長兼首席經濟學傢,他也直接瞭解和目擊瞭全球化經濟政策製定過程。斯蒂格利茨與另外兩位經濟學傢一起分享瞭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奬,目前他是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
Globa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作者 : 约瑟夫•斯蒂格利茨,(1942——) 27岁的耶鲁经济学教授,萨繆尔森“这个年轻人比我聪明!” 36岁,“约翰•贝茨•克拉克”,美国经济学界最有名望的奖项之一(80年,曾同中国领导人会面,提倡渐进式市场经济,而那时中国刚...
評分本书是著名大神stigltiz的大作,是一本吐槽神作。之后IMF总裁罗格夫的回帖也是可圈可点。这本书简直就是世界银行对IMF的吐槽帖嘛! 1、 私有化并不意味着市场化,事实上,市场的主体是企业,如果私有化的同时,企业没有充分发育,那么这种私有化就是不利于国计民生的。 2、 在...
評分这本书是作者从其在世行的亲身经历出发,讲了IMF受意识形态驱动,在金融和商业利益阶层的影响下,在全球推行华盛顿共识,在亚洲金融危机和前苏东国家转轨中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虽然是十多年前写的,现在读来仍然有借鉴意义。 华盛顿共识的三大支柱包括:财政紧缩、私有化和市场...
評分应该是在图书馆三楼。那时候全楼都在复习英语和考研,结果拿那些全球化的书在看,极不自在。 两个月后再稍微系统地看全球化的书,才发现这类书有那么多…
評分1、 资本账户的开放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资本的流动是顺周期的,当经济繁荣的时候,资本会大量流入,加剧泡沫,当经济衰退的时候,资本会大量流出,加剧衰退。 2、 IMF药方的特点是:固定汇率,而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胀和稳定汇率,其逻辑在于,如果汇率提高,自然有资本流入。但是...
好有趣的老爺爺。包容以及普世情懷,這些東西很久沒看到瞭
评分好有趣的老爺爺。包容以及普世情懷,這些東西很久沒看到瞭
评分似乎左翼的正統
评分翻譯的確有問題,但是勉強讀下來瞭。
评分一個挺特彆的諾奬經濟學得主,至少在中文齣版界關於當前全球經濟發展趨勢與全球化問題的思考的書籍要比他的專業經濟學著作多不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