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陈平原
出品人:
页数:246
译者:
出版时间:2004-2-1
价格:14.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20044252
丛书系列:鸡鸣丛书
图书标签:
  • 陈平原
  • 人文
  • 文学
  • 当代中国
  • 散文随笔
  • 观察
  • 思想
  • 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
  • 当代中国
  • 人文观察
  • 社会思潮
  • 文化研究
  • 思想评论
  • 知识分子
  • 社会变迁
  • 现代性
  • 意识形态
  • 公共讨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面对当代中国诸多让你或悲或喜、亦惊亦叹的文化现象,张大嘴巴的同时,也不由得睁圆了眼睛,观察、记录、分析、考量,甚至直接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从相当热门的学术史、民族主义、武侠小说,到近乎明日黄花的文化人与学院派的分工、文言与白话的对峙、政治与文学的纠葛,还有方兴未艾的“北京学”,以及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的关系等,都被纳入本书考察的范围。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自序
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一商品经济大潮与通俗文化的挑战
二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及经济地位
三泛政治意识、革命崇拜以及平民文学的迷思
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
一人文学者的失落感
二三个时期三种研究心态
三文化人与学院派
四重建学术自信
学术史・知识分子・民族主义
一学术史
二知识分子
三民族主义
附录一:“民族主义”及其他
“通俗小说”在中国
一从“金庸风波”说起
二“通俗小说”与“平民文学”
三中西冲突与雅俗对峙
四学校与报刊的文化品格
五世纪末的挑战
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
二关于“两种文化”的论争及其超越
三网络时代的文化承传
四答听众问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风的转变与文言的重现
三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推广
四关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论争
五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六怎样看待文言之“模仿秀”
“五方杂处”说北京
一为什么是北京
二作为旅游手册的北京
三作为乡邦文献的北京
四作为历史记忆的北京
五作为文学想象的北京
六作为研究方法的北京
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
一“学者在电视上露脸”能否“得分”
二人文学者如何面对大众传媒
三大众传媒能否赞助现代学术
四在“拒绝”与“同化”之间
武侠小说与功夫电影
一关于游侠的想象
二武侠小说作为学术课题
三从武侠小说到功夫电影
四打斗场面与特技表演
附录二:我与武侠小说研究
怀念“小说的世纪”
一“小说的世纪”
二政治与文学的纠葛
三漫无涯际的文类
四“新世纪”的困惑
附录三:“文学”如何“教育””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学者观照他所处的时代,观照从事学术在这个时代的位置,省察为学术者当如何自处。陈平原对以上这些问题的思考,值得一看。

评分

分析得比较透彻,切入很精准,对通俗文化滥觞的大众心理与"伪精英文化"的批判很精彩。

评分

学者观照他所处的时代,观照从事学术在这个时代的位置,省察为学术者当如何自处。陈平原对以上这些问题的思考,值得一看。

评分

平原君称20世纪初到40年代末为“个体学术”时期;从50年代初到80年代前期为“计划学术”时期;从80年代后期起逐渐进入“市场学术”时期。在90年代,北大教师薪水在北京市职工收入平均线以下;出租车司机收入通常是北大教师的八到十倍。“雇主”虽由政府转为市场,可“有钱的不读书,读书的又没钱”的现状,使得高深的文化学术著作出版十分困难。可以说每一套成功的文化丛书或每一种有独立个性的学术刊物,后面都有一个小小的文人集团。而大众传媒容易趋时媚俗,学者则失之迂阔,倘能真诚合作(而不是同化),还是大有可为的。撰写既有独立思想而又为大众所接纳的文化评论并非易事;同样,在商品经济大潮中固守校园,从事相对纯粹的学术研究,也将步履艰难。平原君倡导政学分途,以学术为重;官私之间扬私学;雅俗二者守住雅。一代之血泪语!

评分

早期演讲集。作者谦和,开阔。想读他更多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