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简介
孙周兴,男,1963年生,浙江绍兴人,哲学博士,现任同济大学德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浙江大学哲学系兼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西方哲学、西方诗学,尤以德国哲学和现象学为重点。著有《说不可说之神秘--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研究》(1994年)、《我们时代的思想姿态》(2001年)等;译有《哲学的改造》、《在通向语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标》、《荷尔德林诗的阐释》、《尼采》等;编有《海德格尔选集》(两卷本)、《世界现象学》等。
《林中路》为20世纪德国著名思想家海德格尔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视为现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经典作品,是进入海德格尔思想的必读之作。本书汇集了作者30、40年代创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几乎包含海德格尔后期思想的所有方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尔围绕“存在之真理”问题对艺术和诗的本质的沉思,以及海德格尔独特的“存在历史”观,也即对西方形而上学以及西方文明史的总体观点。
【原文写于2015年11月,给冯师的读书报告+读书会】 十一月一日读书会的消息很早就收到了,于是借这次机会重新研读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有许多新的理解。海德格尔是借由此篇文章中借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对他自己真理观的集中阐述,之所以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则是...
评分【案语:《诗人何为?》绝不仅仅是在讲诗学,虽然海德格尔确实在文中对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诗歌做了一些文本分析,但是他更是走在一条“通往语言之途”中的。其中,尤其是借助于里尔克的几首诗歌(以及书信),他分析了具有存在本体性的冒险、敞开性、技术对象化、集置、“存在...
评分 评分对于海德格尔,哲学史重要的,在他的大部分著作里,他只写哲学上的问题。对于海德格尔,哲学不是职业,哲学是一种生活,一种沉思的生活,这或许就是他与众多学院哲学家的分歧所在。海德格尔曾经激烈反对学院哲学,或是哲学的学院化,他认为让伟大的思想被学者们整理、总结与教...
评分集结了后期海德格尔的几篇重量级著作,前两篇(《艺术作品的本源》、《世界图像的时代》)尤为重要。虽然论题有所不同,但贯穿所有这些作品的是一条共同的主线:形而上学的本质是对存在与存在者之存在论差异的遗忘,是将存在理解为存在者(尽管是最高意义上的存在者)。这种遗忘在近代早期随着世界成为意识的表象对象、普遍主体被解释为面对表象而立的我思意义上的心灵,而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随之而来的是存在者的存在被等同于其价值,因此,试图以强力意志为源头而“重估一切价值”的尼采形而上学仍然是一种形而上学,并且是它的顶峰。面对着这种虚无主义的危险,海德格尔呼唤形而上学概念化之前的存在,即自我保存和绽出者,并在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诗中阐发出了一种“世界黑夜”(同时也是科学的白夜)中的歌声。
评分天秤座发散思维大课堂~
评分海大叔故意不好好说话,就造成了文采斐然的效应。真喜欢啊!!!
评分海德格尔的哲学诗性十足,从意象出发,适合想象力阅读
评分每次重读都觉得很厉害,起始于对现代性最基本的内容的反思,身心二元,主客二分,真理的相符论,科学的本质,艺术经验的去真理化,叙述起来却倒转了整个故事,直追到希腊,将现代越发成问题的一种对象化问题变成形而上学在开局时就有的对存在与存在者之存在论差异的遗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