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中路

林中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譯者簡介

孫周興,男,1963年生,浙江紹興人,哲學博士,現任同濟大學德國哲學研究所教授,浙江大學哲學係兼職博導。主要研究方嚮:西方哲學、西方詩學,尤以德國哲學和現象學為重點。著有《說不可說之神秘--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研究》(1994年)、《我們時代的思想姿態》(2001年)等;譯有《哲學的改造》、《在通嚮語言的途中》、《林中路》、《路標》、《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尼采》等;編有《海德格爾選集》(兩捲本)、《世界現象學》等。

出版者:上海譯文齣版社
作者:[德] 馬丁·海德格爾
出品人:
頁數:410
译者:孫周興
出版時間:2004-07
價格:29.8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32733668
叢書系列:二十世紀西方哲學譯叢(新版)
圖書標籤:
  • 海德格爾 
  • 哲學 
  • 德國 
  • 西方哲學 
  • 林中路 
  • 現象學 
  • 藝術 
  • Heidegger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林中路》為20世紀德國著名思想傢海德格爾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已被視為現代西方思想的一部經典作品,是進入海德格爾思想的必讀之作。本書匯集瞭作者30、40年代創作的六篇重要文章,幾乎包含海德格爾後期思想的所有方麵。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海德格爾圍繞“存在之真理”問題對藝術和詩的本質的沉思,以及海德格爾獨特的“存在曆史”觀,也即對西方形而上學以及西方文明史的總體觀點。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在《存在与时间》之后,《林中路》先阐释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他强调存在,也与东方的整体观念合其德。他首先从康德那里出发。2艺术家和作品通过第三方的艺术存在。5自在之物就是世界整体乃至上帝。终极之物,那是死亡和审判。 但当代面临的实际境遇是:24世界之抽离和颓落再也...  

評分

【原文写于2015年11月,给冯师的读书报告+读书会】 十一月一日读书会的消息很早就收到了,于是借这次机会重新研读了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有许多新的理解。海德格尔是借由此篇文章中借由艺术作品的本源而对他自己真理观的集中阐述,之所以选择艺术作品作为切入点,则是...  

評分

【案语:《诗人何为?》绝不仅仅是在讲诗学,虽然海德格尔确实在文中对荷尔德林和里尔克的诗歌做了一些文本分析,但是他更是走在一条“通往语言之途”中的。其中,尤其是借助于里尔克的几首诗歌(以及书信),他分析了具有存在本体性的冒险、敞开性、技术对象化、集置、“存在...  

評分

海德格尔的美学。真理归于逻辑,艺术产生美。 艺术作品的本源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诗,诗的本质是真理的创建。真理的本质是无弊,美是作为无弊的真理的一种现身方式。 海德格尔对黑格尔的解读。哲学是关于绝对真理的具体知识。哲学的原则是思维。精神的本质基于自我意识。精神...  

評分

在《存在与时间》之后,《林中路》先阐释了艺术与真理的关系,他强调存在,也与东方的整体观念合其德。他首先从康德那里出发。2艺术家和作品通过第三方的艺术存在。5自在之物就是世界整体乃至上帝。终极之物,那是死亡和审判。 但当代面临的实际境遇是:24世界之抽离和颓落再也...  

用戶評價

评分

海德格爾世界與大地的對立是一種原始的爭執,這一相愛相殺的呈隱正是海德格爾不打引號的真理。這不是黑格爾辯證法的對立,亦非現象與本質的對立,而是尼采日神精神與酒神精神的翻版。海德格爾卻可笑地把尼采認為是西方主體性形而上學的究極體。看來他始終未曾看到尼采這條河流的另一麵,這也是德勒茲、德裏達、福柯這些後現代大哲更重視尼采而反過來輕視後期在不斷追尋的更具形而上學傾嚮的海德格爾的原因。而尼采對海德格爾做齣的迴答與挑戰正在於《超善惡》一書,這亦是尼采最接近於佛教的一點。自我瞭然的反諷正是尼采不打引號的真理,由此權力意誌永恒輪迴的重估價值纔是對命運之愛的超人,他不恨世界,他把女人隱喻為真理和生命,男人則是追求女人的哲學傢。多麼愚蠢啊先前的哲學傢們,他們以為能摸清心如海底針的女人,拿鞭子去和女人互玩纔是超升

评分

《藝術作品的本源》和《詩人何為?》~林中多歧路,而殊途同歸。

评分

作為存在者之澄明和遮蔽,真理乃是通過詩意創造而發生的。凡藝術都是讓存在者本身之真理到達而發生;一切藝術本質上都是詩。藝術作品和藝術傢都以藝術為基礎;藝術之本質乃真理之自行設置入作品。由於藝術的詩意創造本質,藝術就在存在者中間打開瞭一方敞開之地,在此敞開之地的敞開性中,一切存在遂有迥然不同之儀態。

评分

海德格爾的轉變對於西方來說太重要瞭

评分

集結瞭後期海德格爾的幾篇重量級著作,前兩篇(《藝術作品的本源》、《世界圖像的時代》)尤為重要。雖然論題有所不同,但貫穿所有這些作品的是一條共同的主綫:形而上學的本質是對存在與存在者之存在論差異的遺忘,是將存在理解為存在者(盡管是最高意義上的存在者)。這種遺忘在近代早期隨著世界成為意識的錶象對象、普遍主體被解釋為麵對錶象而立的我思意義上的心靈,而達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隨之而來的是存在者的存在被等同於其價值,因此,試圖以強力意誌為源頭而“重估一切價值”的尼采形而上學仍然是一種形而上學,並且是它的頂峰。麵對著這種虛無主義的危險,海德格爾呼喚形而上學概念化之前的存在,即自我保存和綻齣者,並在荷爾德林和裏爾剋的詩中闡發齣瞭一種“世界黑夜”(同時也是科學的白夜)中的歌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