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忆

山居杂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诵芬(1918-2005),女,浙江杭州人。出身世代书香门第。南宋武烈王高琼后代。自幼在家延师授读。年十八,依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嫁给同乡的徐定戡。相夫教子,克尽厥职。一九九四年一月,夫妇定居于澳大利亚始写作回忆文字。其中与其子徐家祯合著之《山居杂忆》三十余万言。

徐家祯(1942—),上海人,祖籍杭州;语言学家、散文作家;曾任教于澳大利亚南澳洲阿得莱德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他1990年任澳洲华文作家协会首届理事会理事,并历任该会副秘书长等职;1993年任世界汉语教学学会历届理事至2003年;1999年,汕头大学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海外华文文学史》对他有专篇评述;他的散文文风质朴、清新,文句通顺、流畅,描写细腻、逼真,议论大胆而有新意;善写生活琐事。

出版者:南海出版公司
作者:高诵芬
出品人:
页数:436
译者:
出版时间:1999-05
价格:24.8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421358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随笔 
  • 山居杂忆 
  • 回忆录 
  • 民俗 
  • 高诵芬 
  • 散文 
  • 传记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一本散文体回忆录,记叙了一位普通人的生活经历。本书中既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人物,又没有惊心动魄的大事件,这儿记载的仅仅是近半个多世纪里,生活在带有封建色彩的大家庭中的一个闺房小姐和家庭妇女眼睛里看到的世界。但是,正因为作者生活在大半个世纪之前,又居住在相当特殊的家庭环境中,所以她写的平常事,对于现代人来说,也就不寻常了。更何况这些小事是中华文化的具体体现。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夜读高诵芬《山居杂忆》,读到黎戈写过的桂花糖,全家上下为了婚礼“三朝”的六色桂花糖整整准备了四年,后来经历抗战文革的兵荒马乱,儿女竟然从箱底翻出二十多年前母亲结婚时的桂花糖食,可想其中滋味。 准备嫁妆这件浩大的工程里面,桂花糖只是其中一小项,木器家具、床上...  

评分

《山居杂忆》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作者高诵芬出身世家,历经民国初年、抗战时期、建国鼎革、十年内乱等人生遭际,于晚年回忆生平而写就此书,其子徐家祯做了一些整理润色的工作。该书初版于1999年,十余年来,阅览者多有好评。如今,新版的《山居杂忆》装帧素净雅致,增...  

评分

喜欢死了啊,不管是熨帖的民国风白话还是娓娓叙述的旧人旧事,还有百年跌宕大悲大喜之下依旧冲和的态度。又想起刘姥姥说“别的罢了,我只爱你们家这行事。怪道说‘礼出大家‘”。 所以谁给我推荐一下还有类似的书吗?  

评分

序P7 引用周作人的话 周作人先生在《雨天的书·序二》中说:我近来作文极羡慕平淡自然的景地。但是看古代或外国文学才有此作品,自己还梦想不到有能做的一天,因为这有气质境地与年龄的关系,不可勉强,像我这样偏急脾气的人,生在中国这个时代,实在难望能够从容镇静地做出平...

评分

夜读高诵芬《山居杂忆》,读到黎戈写过的桂花糖,全家上下为了婚礼“三朝”的六色桂花糖整整准备了四年,后来经历抗战文革的兵荒马乱,儿女竟然从箱底翻出二十多年前母亲结婚时的桂花糖食,可想其中滋味。 准备嫁妆这件浩大的工程里面,桂花糖只是其中一小项,木器家具、床上...  

用户评价

评分

油墩儿!

评分

看了很多遍的书

评分

大小姐备嫁妆也要四年啊,封建大家族的生活事无巨细,读完觉得也许可以读的进去红楼梦了也说不定。

评分

前面比较有意思

评分

看见黎戈推新版,于是在付梓前将旧版看了一遍。杭州大家闺秀与其长子共同写就的回忆录,从家族故事及人物琐事中清晰地看见几乎一个世纪的中国社会变迁及风俗传承。细节看上去真实,直白而引人,令人感怀处不少,拍剧的好素材,就怕被糟蹋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