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穆字賓四,江蘇無锡人,一八九五年生,一九九○年八月逝世。曆任燕京、北大、清華、西南聯大、華西、江南各大學教授,創辦香港新亞書院。著有《國學概論》、《先秦諸子係年》、《周公》、《墨子》、《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曆代政治得失》、《政學私言》、《論語新解》、《莊子纂箋》、《硃子新學案》、《中國學術通義》、《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學論叢》、《雙溪獨語》、《晚學盲言》、《師友雜憶》等約六十種書。
《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寫於抗日戰爭時期,是國學大師錢穆繼其《國史大綱》後,首部係統闡述他對中國文化看法的著作,也是他一生中重要的學術代錶作。書中就通史中有關文化史一端作導論。故此書當與《國史大綱》閤讀,方能獲得著者寫作之大意所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雖主要在專論中國方麵,實亦兼論及中西文化異同問題。錢先生對中西文化問題之商榷討論屢有著作,而大體論點並無越齣《中國文化史導論(修訂本)》所提主要綱宗之外。
“他每周往返于江苏与无锡之间,河道两岸都是等着看他的人。这不是我编的,是钱穆看到的,钱穆总是能看到比较愉快的事情。”北大史学教授罗志田在引用钱穆的话时评论道。 这两天窝在被窝里读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就不由得想起南方周末上罗志田的这番话。 钱穆被称为新儒...
評分浅酌钱穆先生艺术观 ■王亮 钱先生个人的史学功底与眼界学识皆以国学为基础,自谓生之逢时(钱先生有此感触,言其若晚生十年,则必受新文化运动之干扰,未能专心如故研读国学),又因家贫无人资助,惟是请益乡贤勤苦自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读,自然缺少西洋学术的科学...
評分要想真正读懂这本书,我们就需要首先明白钱穆先生这本书中“文化”的内涵与外延。这里的“文化”是与“文明”相区别的,按照钱穆先生的对比,“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 。如果按照这种划分方法,则文明可以媒介在不同的客体之间相互传播,而文化则必...
評分昨晚初读钱老著述,震惊于他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洞察,和他偏僻入里的分析。字里行间,由文见心,看出钱老自内而外,贯穿始终的对国家历史文化的自豪感。如钱老所说,作为中国人,认清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首要应当对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清醒的认识。幸有大师著述,还能按图索骥...
評分“他每周往返于江苏与无锡之间,河道两岸都是等着看他的人。这不是我编的,是钱穆看到的,钱穆总是能看到比较愉快的事情。”北大史学教授罗志田在引用钱穆的话时评论道。 这两天窝在被窝里读钱穆的中国文化史导论,就不由得想起南方周末上罗志田的这番话。 钱穆被称为新儒...
值得讀!但錢先生的許多觀點不敢恭維!
评分強者是這個樣子的:用流暢而環環相扣的論證過程讓你忘記瞭他武斷立論給人帶來的最初疑惑……
评分一本號稱要通過比較東西文化來認識中國文化的書。可惜他把自己認為是正確的觀念都號稱是“中國文化”、“中國人覺得”雲雲,並且基本不懂西方文化。
评分錢公賓四晚年“野心”因客觀環境所限而膨脹 哲學義理文化諸多已超乎他能力所不逮
评分錢穆先生對中國文化的保守信仰與對國史始終不退之溫情,常為人所批評,卻也是我敬重他之處。但時至二十世紀,他仍稱農業文明還將主導並統攝整個人類文明的進程,就讓我不得不懷疑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