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新雨,1965年出生,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影视理论、戏剧美学等。主要著作、论文有:《神话.悲剧.<诗学>――对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媒体的狂欢――对台湾传媒生态的观察与思考》;《解读二00二年“春节联欢晚会”》等。
本书是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的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们主将――吴文光、康建宁、段锦川等――现身说法,回顾和盘点自己的纪录片创作的心路历程;下半部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实践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只有具备了底层精神,平民观点,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以往宣传片和专题片的老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厚的人文关怀、理性和批评的视角,来纪录中国,为今人提供思索的途径,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档案。
这是一本对中国新纪录运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很好展示的书。作者实际上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梳理了这个过程,她认为,新纪录运动承接着80年代的独特精神血缘,是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承担了历史的使命。 基本上新纪录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被列入了采访名单,从吴文光,到康建宁,到...
评分这是一本对中国新纪录运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很好展示的书。作者实际上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梳理了这个过程,她认为,新纪录运动承接着80年代的独特精神血缘,是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承担了历史的使命。 基本上新纪录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被列入了采访名单,从吴文光,到康建宁,到...
评分这是一本对中国新纪录运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很好展示的书。作者实际上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梳理了这个过程,她认为,新纪录运动承接着80年代的独特精神血缘,是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承担了历史的使命。 基本上新纪录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被列入了采访名单,从吴文光,到康建宁,到...
评分这是一本对中国新纪录运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很好展示的书。作者实际上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梳理了这个过程,她认为,新纪录运动承接着80年代的独特精神血缘,是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承担了历史的使命。 基本上新纪录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被列入了采访名单,从吴文光,到康建宁,到...
评分这是一本对中国新纪录运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很好展示的书。作者实际上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梳理了这个过程,她认为,新纪录运动承接着80年代的独特精神血缘,是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承担了历史的使命。 基本上新纪录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被列入了采访名单,从吴文光,到康建宁,到...
访谈比较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访谈对象大部分都来自体制内,作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在体制内寻求空间发出自己声音的作法,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空间”这种“自由”不过是另一只软性的“socical control”,Deleuze说我们现在已经从福柯的discipline-based社会转性到control-based社会,这种控制变得更加隐形和持久,体制内的这批纪录片导演编导们或许就变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对象。
评分新纪录运动作为一个主张被正式提出,大概可以从1992年的一个非严格意义上的聚会开始。在张元的家里,出席的人有十来位。当上主要讨论纪录片的独立性问题,运作的独立和思想的独立,并且希望大家有松散的联系,以互相鼓励。并没有任何宣言或者纲要之类。当然,那年我爸妈还没结婚我也没出生,可那时的独立纪录片创作却是真正出于根本与朴素的态度,跟如今逐渐变味的很多独立电影创作日渐不同。90年代之后,电影死了。伯格曼。
评分放了五年才读,真是本好书
评分中国新纪录片总结
评分中国新纪录片总结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