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漁,1947年生於四川成都,1966年時為成都一中高中三年級學牛。經曆瞭文革、下鄉,當過工人,四川師範大學數學係1977屆學生,1979年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1982年畢業,獲哲學碩士學位,後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工作。1986--1988年為牛津大學訪問學者,199Z-1993年為布裏斯托爾大學訪問學者,專業為當代西方哲學,現為研究員。
本書主要是作者本人對文革的個人體驗與思想反思,其中還包括他針對“紅衛兵”行為所做的專題研究,在研究中作者為我們冷靜剖析瞭那紅色年代的瘋狂。
十年只算历史的一瞬间,却记载着不能忘却的记忆,是不是闹剧历史终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即便如此,谁又能去补偿那逝去的青春和那几乎死去的精神?
評分近来读到不少“青年一代”对于文革充满浪漫想象的论述,心头总是不禁一震:最多才一代人的时间,一桩并非只与极少数人有关、因此决非扑朔迷离的“秘史”,而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这千百万“当事人”现在还都“正当年”的时候,这幅历史图景竟如此迅速地“模糊化...
評分近来读到不少“青年一代”对于文革充满浪漫想象的论述,心头总是不禁一震:最多才一代人的时间,一桩并非只与极少数人有关、因此决非扑朔迷离的“秘史”,而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这千百万“当事人”现在还都“正当年”的时候,这幅历史图景竟如此迅速地“模糊化...
評分近来读到不少“青年一代”对于文革充满浪漫想象的论述,心头总是不禁一震:最多才一代人的时间,一桩并非只与极少数人有关、因此决非扑朔迷离的“秘史”,而是涉及千家万户的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这千百万“当事人”现在还都“正当年”的时候,这幅历史图景竟如此迅速地“模糊化...
評分十年只算历史的一瞬间,却记载着不能忘却的记忆,是不是闹剧历史终会给出正确的答案,即便如此,谁又能去补偿那逝去的青春和那几乎死去的精神?
一種反省,將個體的人生與群體的曆史緊緊相連,對於理想、青春、和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有著比較充分的感受和理解。我們該做的,正如書名所直指的:直麵曆史,即使這意味著幻滅和痛苦,我們也當勇往直前。
评分經曆曆史後的人對曆史的反思,深刻!
评分網購
评分一本厚重的小書,對文革的反思、對個人的反思、對紅衛兵運動的剖析,清晰、冷靜而深刻。
评分電子書看完的第一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