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志宏,1970年生于台北市万华区。辅仁大学历史系学士,中央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研究所博士。曾在台湾大学、东吴大学、辅仁大学兼任讲师,现为台湾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近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史、史学史、学术史,着有论文及书评等三十余篇。
本书视角独特,在近几年中国大陆出版的民国/辛亥题材书中,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从辛亥“失败者”的角度、深入探讨“清遗民”们的政治/文化活动,从而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现代中国的著作。
作者注重“内部分析”的方法,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场来解释人物的行为动机,而不是轻易地下结论,使用是非、进步落后之类先定的概念去裁断人物。这正是严谨的史家的工作。
台湾中研院副院长、前史语所所长王汎森先生专门作序推荐。
此书视角很好,资料收集颇勤。作者谓“革命的成功并没有让帝国文化因此就戛然而止,现代国家的建构也仍旧还在逐步完成之中”,所以革命“不妨说是起步中的一段插曲,而非最终成果的验收”,由遗民这一边缘群体观察晚清政治文化的转型。清遗民有其”未有之变局“,如固有政治文...
评分这本书入手已有数年,但一直束之高阁,恰逢前几日读完桑师的《走进共和》,两书皆述清末民初这段特殊的历史时段,在记叙分析方面多多少少都些共性的面向,因此用了六天时间读完此书,姑且将观感录之如下。 该书基本保持了学位论文的结构模式,包括研究旨趣、学术回顾、创...
评分相比较而言,学了这么多年历史,自己是很喜欢台湾的研究的,写的东西既可信,又可读。不过,很多时候,自己也只能看看电子版,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在电脑上毕竟很费劲;而纸质的一是难以买到,二是价钱太贵,所以极少能占为己有了。可惜可惜。也未可知此本书到底能否读完。
评分此书视角很好,资料收集颇勤。作者谓“革命的成功并没有让帝国文化因此就戛然而止,现代国家的建构也仍旧还在逐步完成之中”,所以革命“不妨说是起步中的一段插曲,而非最终成果的验收”,由遗民这一边缘群体观察晚清政治文化的转型。清遗民有其”未有之变局“,如固有政治文...
评分一 在主流的历史叙述中,民国取代清朝是历史的巨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清廷往往被视为丧权辱国、腐朽无能的没落王朝,国家面临瓜分豆剖的危局,人民挣扎于水深火热之中。但是,在《白鹿原》中,以白嘉轩...
冷静呈现而非同情或反对,史料披寻既广且深。
评分自稱清室舉人的林紓,近來大發議論,要維護中華民國的名教綱常。這本可由他「自語」,於我無涉。但看他氣鬧哄哄,很是可憐。所以有一句話奉勸:「你老既不是敞國的人,何苦來多管閑事,多淘閑氣。近來公理戰勝,小國都主張民族自決,就是東鄰的強國,也屢次宣言不干涉中國的內政。你老人家可以省事一點,安安靜靜的做個寓公,不要再幹涉敝國的事情罷。」
评分:无
评分还不错,下了功夫,但是感觉有点琐碎。
评分表明上大体只是简体字化了台版,并未把把台湾的译名术语一并简体化为大陆通用术语(可能超出了编辑的学术审查能力)…但也有特例与精密的政治检查:川岛芳子在繁体字版本是“愛新覺羅‧顯紓(shu)”,简体字版本却是“爱新觉罗·显玗(yu)”,原因不明。原作者在后记中提到了台湾总统的第一次政治交替,编辑细心地给“总统”加了引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