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誌宏,1970年生於颱北市萬華區。輔仁大學曆史係學士,中央大學曆史研究所碩士,颱灣大學曆史學研究所博士。曾在颱灣大學、東吳大學、輔仁大學兼任講師,現為颱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近現代中國思想文化史、史學史、學術史,著有論文及書評等三十餘篇。
本書視角獨特,在近幾年中國大陸齣版的民國/辛亥題材書中,這恐怕是唯一的一部從辛亥“失敗者”的角度、深入探討“清遺民”們的政治/文化活動,從而更加全麵深刻地理解現代中國的著作。
作者注重“內部分析”的方法,以“同情之理解”的立場來解釋人物的行為動機,而不是輕易地下結論,使用是非、進步落後之類先定的概念去裁斷人物。這正是嚴謹的史傢的工作。
颱灣中研院副院長、前史語所所長王汎森先生專門作序推薦。
《民国乃敌国也》一书很难给出确切评价,与他的中国同行相比,本书作者的考证并未见得更加细密,在方法论上也没有创新之处,值得称道的地方端在于叙事视角的转换。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的主流一直以进步主义为叙事基调,革命叙事抢占了几乎所有历史版面,垄断了整个生态位。这...
評分《民国乃敌国也》一书很难给出确切评价,与他的中国同行相比,本书作者的考证并未见得更加细密,在方法论上也没有创新之处,值得称道的地方端在于叙事视角的转换。我们知道,中国近代史的主流一直以进步主义为叙事基调,革命叙事抢占了几乎所有历史版面,垄断了整个生态位。这...
評分“遗民”指的是改朝换代之后,拒绝承认政治事实,依然忠于前朝的人。中国历史上,最突出的“遗民现象”出现在明末。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后,清朝正式成立,然而朱姓皇族陆续在南方各地成立新的朝廷,延续明祚。就连南明诸朝也都灭亡后,仍然有许多效忠明朝的人,以各式各样的方...
評分论文,pdf版第33页, “青岛因为交通便利,且距离政治核心的背景甚近。‘一日可往返上清宫’非惟说明两地不远,还显示出一旦政坛若发生变化,可以抢占时机,入京掌控。” 上清宫为崂山一道观,非指北京政局。引文前后所指皆为崂山生活,与政治无涉,此一分析实极荒谬。又及,乘...
評分清遺民們擔心帝制的崩潰會帶來社會的禮崩樂壞,從而不遺餘力地試圖維護傳統的生活方式,甚至試圖復辟帝制。他們認為帝制固然有諸多問題,但是驟然從帝制轉為共和,其禍害更深。正如王國維所言「觀中國近狀,恐以共和始,而以共產終」。 為了維護舊有的秩序,他們甚至不惜罵名...
忠清遺民在民國建立後,對遜清王室仍抱持忠誠的態度,敵視民主共和的政治理念和價值,其政治認同感係從自我齣發,乃至社會文化建構和他者眼光形塑而成。距離民初政治核心京津地區愈近,其涉入政治活動愈深,相反則以文化活動居多;於公、私領域展現種種鬻賣字畫、題主、衣著、發辮、曆法、奉安等象徵性儀式行為,其齣/處政治抉擇常關乎生存的考量;或假修《清史稿》興寄對王朝的記憶,或編遺民錄錶達反種族(滿)歧視觀,以古鑒今,或撰碑傳集以今證古;尊孔以安定社會秩序,寓經世之意;興新史學以區隔舊學,使史學擺脫道德價值判斷的基準,從皇宮到故宮博物院,隸屬宮禁的知識體係轉嚮國民文化的再現;有關王國維之死的敘事曆經去道德政治化,反映時日學術的道政分離;鄭孝胥的王道說和扶助僞滿,透露齣其將業已過時的文化主義理想轉寄在日帝的身上。
评分挺沒勁的……
评分清遺民是一個被忽略或者說迴避的課題 這一群體在辛亥以後的活動非僅反映齣傳統上士文化對個人的長久入髓的影響 亦反映鼎革之季帝國轉嚮民國、古老轉嚮現代時中國社會躁動和鎮痛 在去政治化又缺失共同意態的世代 再次注目這一被刻闆化的群體 是有多維的意義的。功底非常紮實 材料翔實 中西並舉。
评分關於清代遺民好書,尤其是關於鄭的王道思想的介紹
评分盛名難副。確隻係博士論文水準。P68頁竟誤以為《那桐日記》“(牡丹)花不多,幸有生意,明年當更好”中“生意”為租賃園林證據,是“個人治生之道”,可笑之極。李商隱詠牡丹“一年生意屬流塵”又非僻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