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看《忏悔录》,不要像狗仔队一样,去发掘卢梭的秘密,更不要先入为主去评论到底他忏悔到什么程度。 人内心都有一个稍微变化了的自我。特别是喜欢想象的卢梭,他忏悔的,更多是他内心中的自己,与现实可能会有出入,有时也兜兜转转似在自辩。不过这些都不能抹杀卢梭思想...
评分我觉得看《忏悔录》,不要像狗仔队一样,去发掘卢梭的秘密,更不要先入为主去评论到底他忏悔到什么程度。 人内心都有一个稍微变化了的自我。特别是喜欢想象的卢梭,他忏悔的,更多是他内心中的自己,与现实可能会有出入,有时也兜兜转转似在自辩。不过这些都不能抹杀卢梭思想...
评分记得那还是在中学,语文老师在讲授文学常识中的外国文学史时,特意提到了卢梭的《忏悔录》,说这是本伟大的著作,但未必真的读得懂、读得透。也许老师的那句话是无心的,但却让我从此走近这本书。好胜的我总是伴随着些许叛逆,我放学后就去书店买了这本《忏悔录》,心想我一定...
评分世界上有一部分人,他们永远也不相信,还有另一部分人,会以与他们完全不同的方式活着。 这种“不同”,导致了误解和迫害——于是卢梭一生向往自由的宁谧,却不得不一辈子过着从西躲到东、从东躲到西的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原本对任何人都抱着友好的温情,在人际交往中处处流...
评分【按语:卢梭的《忏悔录》第一部(卷1-6)完成于1767年,第二部(卷7-12)完成于1770年。前者发表于1782年,后者发表于1789年。 1、卢梭的《忏悔录》无异于18世纪法国的一幅社会画卷。首先提供了18世纪早期日内瓦地区、法国、意大利北部地区一幅祥和温馨的社会图景:16岁的少...
哈哈,评分这么低,是因为卢梭太渣男了吗,哈哈,确实有点渣,但确实也有才华,是个不屈不挠的逆袭草根,有骨气的很。《爱弥儿》这样的书能写出在那个年代真的是警世恒言,“反封建”了。华伦夫人太牛了,亦母亦妻,不过才差12岁,放今天也没那么大了。。可惜本书没有写第三卷出来,我觉得还蛮有趣呢,果然童年不幸需要一生去治愈,还可能治不好= =【听】
评分本书改名《卢梭:我与朋友们翻脸的经过告白》更好= = 太无趣了,史上读得最久的一本书,从研一的暑假读到工作后才读完了这部大部头,感觉不值。所以读书什么的,不是看名气,而是看作品和你的精神气质的契合度。
评分隐约记得也有点炫耀的意味
评分分明是一本喊冤录
评分这样的一本小册子,是大学时光里阅读之网中挈领的一线,若不是它,我们不可能了解一个接近完整的卢梭。而且至今,只爱也只怀念这个版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