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和荒诞派代表作家。二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执行过60次飞行任务,战后入纽约大学学文学。他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创作成长篇《第二十二条军规》,引起巨大轰动,使他跻身美国一流作家之列。此外,他还著有《出事了》、《像高尔德一样好》、《上帝知道》等小说。
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后译介到国内,反响巨大,王朔、马原、王小波、刘索拉等一批作家皆受其影响。
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条军规”早已作为常用词被收入词典。而人类世界至今无法摆脱这个圈套的困扰。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鼻祖约瑟夫•海勒力作
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TOP10
特别推出重译本,充分再现原著神韵
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带着恐惧回顾他们笑过的一切。
——约瑟夫•海勒
在我看来,过去50年美国小说最好的有两部,《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其中之一。
——斯蒂芬•金
如果说20世纪的作家最终只保留一份崇拜的话,我希望把这个荣誉留给美国作家约瑟夫• 海勒。我认定他在小说领域达到的境界只有科学领域中的爱因斯坦能与之相提并论。
——马原
我在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中找到的共鸣超过在昆德拉作品中找到的。
——王朔
本人上的大学是准军事化管理,每天早上要穿皮鞋和制服变态晨跑。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一起生活的女性,周期会慢慢调整到一样的时间。我们宿舍的女生某个月就很不幸的一起来了。 于是不能晨跑,一起站在甬道边看他们跑。 教官不相信我们四个能同时例假,要我们去医务室开个证明...
评分1、奥尔的逃离 成功只属于有准备的人,奥尔,一个大智若愚的人,精心的为了去瑞典做着努力,锻炼着每一项在去瑞典用的上的技能,包括吃生鳕鱼。每次执行任务都要把飞机沉在海上或者迫降,尽管技术非常好。终于有一天在精心的准备的迫降在海上后,坐在黄色的救生艇里,握着...
评分有关《第二十二条军规》的一些阅读笔记 文字/梁坏坏 0. 注意你身体上的小红点。 不知道什么原因,大腿外侧靠近臀部的位置鼓起了一个大包,可能刚开始也就是一个小红点,这个小红点根本不会让人去注意它的,它就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渐渐长大,最后有拳头那么大,影...
评分第一次听Craig David的Johnny的时候注意到一句歌词“Caught a catch at 22”,误打误撞知道了一个词叫做“catch-22”,然后,知道了创造出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词语的人,Joseph Heller,一个把黑色幽默传递给大家的又一巨人。 啥是“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东西主角约塞连压根就...
在玩世不恭魔幻碎片的描绘下面是对不公义的憎恶,对制造不公义的人的鄙视,对弱者的同情和对斗士的敬佩。在一个等级、强权和暴力的世界里,他者是一个可怖的地狱,沟通和理解的不可能让牧师和梅杰要远离人群。看客的社会从来都有,每一个人都对此有责任,如果约成为制造不公义的人,就要接受内特利的妓女的审判。全书有音乐之美,起初是卡农般的重复回旋,到“不朽之城”是高潮,减弱而在最后升华到充满希望的高调。喜欢这样的节奏,愤怒无奈好笑和眼泪间隔着来。约在帐篷里等奥尔回来,在中弹的飞机上对斯诺登说好了好了…真希望有人拍成电影,配上古典音乐。也许假若库布里可做了这件事情会很好。文字总是某个时代的缩影,如果当今的美国社会已不再如此他人即有地狱,那是因为有很多的约一直在抗争,在承担自己那一份让社会变好的责任。
评分读的似懂非懂 这本书也属于“我应该喜欢但是我不喜欢”的那一类吧
评分“几乎不需要任何诀窍,就可以把恶行说成美德,把谣言说成真理,把阳痿说成禁欲,把傲慢说成谦卑,把劫掠说成慈善,把偷窃说成礼遇,把亵渎说成智慧,把野蛮霸道说成爱国主义,把残忍说成正义。谁都可以这么做,根本不需要什么智力,也不需要任何道德力量。” “每个受害者都是犯罪者,每个犯罪者又都是受害者,总得有人在某个时候站出来,设法打断那条危及所有人的传统习俗的可恶锁链。” 牛逼死了!我一边读,一边便忙不迭揪着朋友们的脖领子强迫他们读。我想大概每个穿过军装的人都会对它有强烈的共鸣,可它所包含的东西又远不仅限于此。约瑟夫·海勒试图告诉我们的是全人类的处境和整个世界的真相。读它也是一段儿炸裂、纠结、无与伦比的体验。海勒说他“要让人们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带着恐惧回顾他们笑过的一切”,我认为他干的太漂亮了
评分如果说世界上人类史中有一种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亘古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因为你一直生活在悖论与圈套制种,无法摆脱,苦苦挣扎。你永远无法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假象。约塞连给予摆脱的表面上是极力的维护自己活下去的权利而苟且偷生,其实质上是为了抵抗这有序的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混乱的、矛盾的、荒诞的秩序。生命不过是一个荒诞的玩笑。刘晓波曾说,一场文革,够写10部《第22条军规》,可我们一部都写不出来。尽管足够荒诞,但我们缺乏面对荒诞的勇气,更缺乏用微笑嘲弄死亡的心智。
评分前面够黑色,后面加入了很多哲思。我反而不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