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免除飞行任务,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而能提出此申请的人必然没疯,所以他必须去飞行,去送死。
在英文中,“军规”和“圈套”是同一个词。小说的主人公约塞连是二战中一名美国轰炸兵,第二十二条军规使他不得不在生死线上苟且偷生,同时他也发现原来世界到处暗藏着这种荒唐的圈套。
“第二十二条军规”早已作为常用词被收入词典。而人类世界至今无法摆脱这个圈套的困扰。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文学鼻祖约瑟夫•海勒力作
美国“现代文库”20世纪最伟大的英语小说TOP10
特别推出重译本,充分再现原著神韵
我要让人先开怀大笑,然后回过头去带着恐惧回顾他们笑过的一切。
——约瑟夫•海勒
在我看来,过去50年美国小说最好的有两部,《第二十二条军规》是其中之一。
——斯蒂芬•金
如果说20世纪的作家最终只保留一份崇拜的话,我希望把这个荣誉留给美国作家约瑟夫• 海勒。我认定他在小说领域达到的境界只有科学领域中的爱因斯坦能与之相提并论。
——马原
我在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中找到的共鸣超过在昆德拉作品中找到的。
——王朔
约瑟夫•海勒(1923—1999),美国黑色幽默派和荒诞派代表作家。二战期间曾任空军中尉,执行过60次飞行任务,战后入纽约大学学文学。他根据自己的参战经历创作成长篇《第二十二条军规》,引起巨大轰动,使他跻身美国一流作家之列。此外,他还著有《出事了》、《像高尔德一样好》、《上帝知道》等小说。
约瑟夫•海勒的作品上世纪80年代后译介到国内,反响巨大,王朔、马原、王小波、刘索拉等一批作家皆受其影响。
这是一部震撼人心的小说. 无论从内容, 风格, 语言等角度来说, 都突破了以前小说写作的规矩. 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写作派别: 荒诞派; 和一种全新的文学表达方式:黑色幽默文学. 我想作者约瑟夫.海勒当初并不是想以树立一个新文学派别为目的来写他这部著作的, 他只不过发现这是唯...
评分有些人是天生的庸才, 有些人则是后天一番努力后才显出庸碌无能的, 再有些人确实被迫平庸的过活。 -----约瑟夫·海勒 这部小说的讽刺意义自不必说,里边的每一个人物或多或少都带着我们自己身上的一点影子。不要觉得这部小说荒诞,里边所有的人都有人性的...
评分这是一本从我十四岁起就在“要读”的清单上的书。晚了二十年,恰逢其时。只有今天才能读懂这么复杂的感情吧?加上卡帕的《失焦》,海明威的《永别了武器》,才能体会那个带着嘲讽蔑视的笑里,有多少悲怆和爱国主义吧。哦,还有那个因为太爱美国而做了加拿大人的John Irving. ...
评分"这可是实实在在的一见钟情",约瑟夫·海勒用这句话描述约塞连狂热地恋上了随军牧师。而我在这一句开场爱上了约瑟夫·海勒。当然,这里面有个圈套。正如科恩中校所说。 关于其中的荒诞和无可救药的莫名奇妙,我就不一一叙述了,直接去文字/生活中去寻找黑色给你的快感吧...
评分《不管三七二十一》 -再讀約瑟夫•海勒的《第二十二条軍規》 假如漫長歷史與浩瀚地理可以合一;假如生於大明萬歷卒於大清順治後來被譽為話本小說、戲曲、民謠皆獨具成就的文學家-蘇州人馮夢龍,與紐約布魯克林區的猶太移民後裔、二戰時期的美國空軍中尉後來成了美國黑色幽...
又笑又哭
评分如果说世界上人类史中有一种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亘古不变的定律,那就是“第二十二条军规“。因为你一直生活在悖论与圈套制种,无法摆脱,苦苦挣扎。你永远无法活出一个真实的自己,因为真实本身就是一种假象。约塞连给予摆脱的表面上是极力的维护自己活下去的权利而苟且偷生,其实质上是为了抵抗这有序的世界中无处不在的混乱的、矛盾的、荒诞的秩序。生命不过是一个荒诞的玩笑。刘晓波曾说,一场文革,够写10部《第22条军规》,可我们一部都写不出来。尽管足够荒诞,但我们缺乏面对荒诞的勇气,更缺乏用微笑嘲弄死亡的心智。
评分越看越有意思的小说。那条不存在的军规就像社会上那些不成文的规则,有时候是会杀人的。当世界充满疯子,真正的正常人就被当成疯子了。
评分“有些人天生平庸,有些人成就平庸,还有些人被平庸强加于身。梅杰少校则是三者兼备。即使在毫无特出之处的人中间,他比终究比其他人出众,因为他是最缺乏特出之处的那位,但凡见过他的人,总是为他给人印象之淡薄而印象深刻。”
评分“这不是既视感,不是殆视感,也不是未视感。”随军牧师的故事太美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