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的象征

丑的象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潘道正,安徽芜湖人,哲学博士,文学硕士。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西方美学、《圣经》诠释学及其文化研究,近年来主要关注审丑问题。已出版专著《解读巴别塔》,公开发表论文数十篇。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潘道正
出品人:
页数:281
译者:
出版时间:2012-3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9503377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美学 
  • 哲学 
  • 古典 
  • 西方文化 
  • 文化 
  • 丑学 
  • 广西师大出版社 
  • 观念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西方审丑传统源远流长,然而这一传统至今仍淹没于庞杂的文化现象之中。潘道正编著的《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紧扣“人神关系”这一独特视角,分古典时期、基督教时期、文艺复兴和启蒙时期、现代时期个特征性的文化语境,通过对具体文本和经典象征形象的研究,揭示了西方审丑传统不同阶段的特征、前后承接的关系及其“流向”。与此同时,《丑的象征:从古典到现代》中,逻辑与历史结合,文本与概念互证,在历时的叙述中,深入地阐释了审丑的相关范畴和基本理论。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1.丑既存在也不存在(以“洋葱心”的哲学辩证为例) 2.丑的概念内涵和生命的消失(中) 生命的感知如否定性之物(西)有关 3.审丑不等于对丑的欣赏,以毛虫风筝为例 4.丑与恶的划分并非截然,与人的知情意三者混同有关 一些象征:美杜莎之盾,戈尔戈,拜伦,梅菲斯特,卡西莫多...  

评分

这本书早就看完了,但因为懒才现在写点感想,一部分是要感谢吴晓波老师,在他的脱口秀中提到读书做笔记,现在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方式,不同的是,不是提笔记而是做个键盘侠,敲敲打打…… 美没有那么多样,但要是把各种美都集合于一体,那么肯定是不会美,一定是丑...

评分

1.丑既存在也不存在(以“洋葱心”的哲学辩证为例) 2.丑的概念内涵和生命的消失(中) 生命的感知如否定性之物(西)有关 3.审丑不等于对丑的欣赏,以毛虫风筝为例 4.丑与恶的划分并非截然,与人的知情意三者混同有关 一些象征:美杜莎之盾,戈尔戈,拜伦,梅菲斯特,卡西莫多...  

评分

1.丑既存在也不存在(以“洋葱心”的哲学辩证为例) 2.丑的概念内涵和生命的消失(中) 生命的感知如否定性之物(西)有关 3.审丑不等于对丑的欣赏,以毛虫风筝为例 4.丑与恶的划分并非截然,与人的知情意三者混同有关 一些象征:美杜莎之盾,戈尔戈,拜伦,梅菲斯特,卡西莫多...  

评分

这本书早就看完了,但因为懒才现在写点感想,一部分是要感谢吴晓波老师,在他的脱口秀中提到读书做笔记,现在也慢慢适应了这种方式,不同的是,不是提笔记而是做个键盘侠,敲敲打打…… 美没有那么多样,但要是把各种美都集合于一体,那么肯定是不会美,一定是丑...

用户评价

评分

选读了古典时期,恶龙传说,但丁拜伦还有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等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几个篇章,写得算通俗了。

评分

有较多重复的地方,像一篇论文扩充了的,但是作为入门还是比较合适的,和《丑的历史》结合起来看

评分

从古希腊讲到基督教再到现代人们对于丑的角色的塑造已经看法的转变,很清晰的脉络。整本书挺像一篇论文,但是文笔又很通俗,只是略有点啰嗦,知识点很多。

评分

选读了古典时期,恶龙传说,但丁拜伦还有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等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几个篇章,写得算通俗了。

评分

选读了古典时期,恶龙传说,但丁拜伦还有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等比较熟悉或感兴趣的几个篇章,写得算通俗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