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习惯法

清代习惯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内容简介

梁治平

1959年生,当代知名法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法律史、法律文化、法律与社会。

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1993年调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研究所。1988年以来,先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哈佛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美国高等研究院,以及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学术机构访问、讲学和研究。现任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梁治平
出品人:新民说
页数:232
译者:
出版时间:2020-1
价格:45.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3913
丛书系列:新民说
图书标签:
  • 梁治平 
  • 习惯法 
  • 法律 
  • 清史 
  • 法学 
  • 法制史 
  • 新民说 
  • 法律史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法律史研究中具有“范式”意义的著作。作者依据清代官府档案、民间契约和民国初期的司法调查等第一手材料,对清代习惯法进行了迄今为止最为系统的探究。其讨论的范围,由清代习惯法的渊源、背景、流变,和习惯法的性质、形态、功用,到清代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关系,直至它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习惯法研究在社会理论上的意义。这一研究旨在反映清代习惯法所在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以关照现今在法律实践上的问题。无论是从材料上,还是从内容上,该书都堪称中国法律史研究的典范。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与人文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著名法学家梁治平,本书是其代表作之一,名家名作。

•本书注重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不为体系、概念所缚,置法律现象于更广阔的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中来理解,致力于开拓新的研究空间和话语空间;既关注社会问题,又不放弃学术立场。兼具可读性和学术价值。

•本书被列入茅海建推荐书单“中国近代史研究入门”。首版问世之后,在国内曾经引领一时风气,在域外同道中间亦不乏积极回应。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习惯法是一种原始的法治形态 习惯即一种持续状态经多次反复后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可,“是一种可用以把一定的行为规则奉为法律的现成形式”。在法律史上,制定法、判例法和习惯法不但犹如“三驾马车”,还发挥着更为经常的作用。即便是现代法治,也起源于习惯法。在我国,习惯...

评分

作者的野心很大,不同于西方语境下的“法”,且也不同于中国法学界对于法律研究的一般路子,从传统习俗(小传统)中入手,去归纳习惯法的秩序,很开阔眼界。书很薄,开篇就在与昂格尔和黄宗智对话,一一反驳他们对于中国法律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提出自己的见解。接下...  

评分

由“法律社会学”的视角出发,习惯法的产生、运作反映了其所在社会的社会形态和权力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哈佛大学法学院的罗伯托-昂格尔在分析中国习惯法的起源时,虽然抓住了“礼”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却错误地将“礼”视为习惯法,并更加错误地推导出帝...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1988年的老书,今天看来,对于“典”、“一田两主”、“永佃”等概念的分析都已经过时,更大的问题是梁治平没有利用原始契约(可能文献功底不行),引用的材料全是1930年的《民商事习惯调查报告录》,所以此书其实没有太大重版的价值。

评分

关注国家法,只有国家法,忽略了国家法之外、之下,还有其他类型的法律,与国家法一道,共同维系整个法律秩序。这些其他类型的法律可称为民间法,包括民族法、宗族法、宗教法、行会法、帮会法和习惯法。作者强调自己考察的是狭义上的习惯法,形式方面为乡例、俗例、乡规、土例等,内容则分章而列。成书十五万字,斗转星移,二十年过去了。

评分

研究中国法制史不能只关注成文法、国家法,更应该把目光投向乡规、习俗。

评分

昂格尔:国社二分。黄宗智仍是国社二分(加一中间领域)。滋贺秀三:全依情理。梁:官断也参情理,民间也参国法。

评分

看到久违的学术书真是……感觉自己已走很远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