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朝光,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長。代錶作有《中華民國史》第四、十一捲,《中國近代通史》第六、十捲,《1945-1949:國共政爭與中國命運》等。
王奇生,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代錶作有《黨員、黨權與黨爭》、《革命與反革命:社會文化視野下的民國政治》、《中國近代通史》第七捲等。
金以林,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代錶作有《國民黨高層的派係政治》、《近代中國大學研究》等。
《天下得失:蔣介石的生命史》內容簡介:蔣介石的“天下”既從“馬上”得之,也從“馬上”失之;既順民心而得之,又逆民心而失之。這樣驚天動地的一得一失,竟在蔣介石一身一生中“實踐”,在中國曆史上也稱得上絕無僅有。這是何等的生命體驗?什麼樣的人能承受這樣巨大的人生起伏?經曆瞭如此大起大落、大喜大悲,竟還能“壽終正寢”。這樣的“淡定”,世間又有幾人能做到呢?即使不承認蔣介石是“偉人”的人,恐怕也不能不承認蔣介石是一個“非凡”之人吧。
《天下得失:蔣介石的生命史》是幾位作者閤作撰寫的有關蔣介石研究若乾篇章的結集,利用蔣介石日記,也利用其他的曆史檔案文獻資料,從幾個不同的側麵,對蔣介石的一生做瞭一個初步的描畫,也許可以稱為幾位作者的嘗試。至於對蔣介石復雜一生的全麵而深入的研究,對蔣介石客觀而求實的曆史評價,遠非幾位作者初步的研究所可擔當,或許還有待於學界將來的不斷努力吧。
这是一本论文集,出自汪朝光、王奇生、金以林先生之手,是大陆学术界目前基于《蒋介石日记》而完成的最佳学术成果之一,其中部分论文在网上曾风靡一时,集中来读,令人感慨万千。 当代历史研究最大的问题,在于模糊了人。大家都执着于事实的辩证、动机的推演、意义的建构,却...
評分文 / 许纪霖 近年的读书界,流行的是“民国热”。民国热有两个热点,一个是“民国范儿”———那些民国的文化精英,另一个就是蒋介石。海峡两岸的行情常常倒着走,当老蒋在台湾逐渐被人忘却的时候,这边对他的兴趣却日渐浓郁。特别是近年蒋介石日记在胡佛研究所解密,新的资...
評分史家高华生前曾在一次国民党为何失掉大陆的学术访谈中,纵论蒋介石的个性与命运,他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说相对于毛泽东的卡理斯马型(韦伯理论,即个人魅力型)个性,蒋介石就像一杯平淡无奇的卡布奇诺咖啡。这自然包含了高华教授很深的寓意和感慨在内。 作为影响20世纪中国命...
評分蒋早年每年读书十本左右,掌权后每年读五本书左右,蒋喜爱读的书基本是以儒家经典为主,比如中庸,比如大学。蒋最喜欢阅读的三人全集分别为为曾国藩,胡林翼和王阳明。蒋不喜读小说,历史书也阅读的比较少(资治通鉴曾划入计划中阅读,但阅读没阅读过也不知道),而基本以经...
評分史家高华生前曾在一次国民党为何失掉大陆的学术访谈中,纵论蒋介石的个性与命运,他有一个有趣的比喻,说相对于毛泽东的卡理斯马型(韦伯理论,即个人魅力型)个性,蒋介石就像一杯平淡无奇的卡布奇诺咖啡。这自然包含了高华教授很深的寓意和感慨在内。 作为影响20世纪中国命...
補馬,隻記得通過此書第一次對蔣介石的思想世界産生興趣。
评分好幾篇其他書裏都收瞭。
评分最後毛蔣讀書差異的比較蠻有意思。已豆列。
评分行文淩厲灑脫,切入愜當有力。“經濟基礎不見有何大的變動,而上層建築卻是風雷激蕩。研究這一時段的曆史,想避開政治幾乎是不可能的”。研究民國政治,非得由一個三國演義陶冶齣來的民族來辦不可。比起陶涵囉嗦感傷毫無重點頗多訛誤的蔣氏傳,真是高下立判。
评分補馬,隻記得通過此書第一次對蔣介石的思想世界産生興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