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的一部代表作。原书最初发表于1929年,1936年在美国出版了英译本。本书是一部关于知识社会学的论著,全书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为英国读者撰写的介绍本书的文章;第二至第四部分论述知识社会学的主要问题,如思想、知识、意识形态、乌托邦、理性等问题;第五部分主要论述知识社会学的性质、范围、类型、研究方法等问题。本书对于我们今天分析和研究社会现象有重要影响.
这样的硬译,难读是难免的。新浪共享资料里面有英文原版,对照一下可以发现还是有一些误译,对一些有常用译法的术语不熟悉。“对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翻成了“对集体的无意识控制”,“虚假意识”(马克思)翻译成了“谬误意识”。看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出的姚仁权的译本似...
评分 评分知识分子被作者认为是不属于任何阶级的一个阶层,无社会依附,能够靠近不同的阶级,但不被其兼并。这似乎是理想的模式。 书里主要是描述一种非评价性的,客观的,没有偏见的社会学研究。并且提倡关注社会的实际生活,而不局限在书堆里摸索出来的体系。注重观点的相对性和互补性...
评分这样的硬译,难读是难免的。新浪共享资料里面有英文原版,对照一下可以发现还是有一些误译,对一些有常用译法的术语不熟悉。“对集体无意识的控制”翻成了“对集体的无意识控制”,“虚假意识”(马克思)翻译成了“谬误意识”。看0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新出的姚仁权的译本似...
评分一处翻译问题: 出现在p84和p98页的【选代性】的表达实在是摸不着头脑,查完英文对应的表达“alternative mode of approach”,诶,还以为是多么玄奥的意思,直接翻译成“可替代”多好。T_T 以下是充满了寻章摘句式的一些混杂原文摘抄及我的阅读感想的大杂烩: 第一章 对问题的...
20120418 最牛的地方就是给怀疑和无可傍依以支撑,或者说find a way to theorize the a-theorical./ 20190918 三读,思想史的社会结构根基,更加关注脉络、概念和体系。
评分二十年代的论述依然深刻
评分太没诚意
评分因为不够细心,造成一些本可避免的翻译错误
评分还需要多读几遍,这是经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