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悔錄 在線電子書 圖書標籤: 托爾斯泰 哲學 迴憶錄 俄羅斯 傳記 外國文學 人生 (哲學)
發表於2025-03-31
懺悔錄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
當我追求美好的東西時,我煢煢一身,十分孤單。每當我企圖錶現齣構成我最真誠的希望的那一切,即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我遇到的是輕衊和嘲笑;而隻要我迷戀於卑劣的情欲,彆人便來稱贊我,鼓勵我。虛榮、權欲、自私、淫欲、驕傲、憤怒、報復……所有這一切都受到尊敬。
評分所謂信仰完善、進步包括文藝的教化功能,如果沒有絕對價值支撐的話很容易被對道德不在意的世俗生活誘拐。産生自殺念頭後學習瞭蘇格拉底叔本華所羅門佛的學說,纔發現對於生命問題不隻是實驗科學,思辨科學無能為力,根本原因是憑靠理性得到的答案不過是恒等式,隻能以有限與永恒的關係突破理性與信仰的矛盾。相比以勞動人民的接受為前提的信仰,文人圈子的反抗和信仰都隻是虛僞。托爾斯泰接受瞭信仰但仍看齣教會教義儀式及教派之爭的無意義。最後以懸在空中嚮上看找到支點的夢結束,可能與前麵象徵對死亡的意識的東方寓言懸在半空相對應。信仰即是支點,信仰即是仰望。
評分那是個很喜愛寫懺悔錄的時代。當然,這本很薄的小書其實並沒有任何懺悔的內容,而是關於生存的意義,宗教對於人類生存的必要性、其真理性以及虛僞性等大命題的討論。和大部分的哲學作品一樣,翻譯方麵令人難以忍受,簡單的字句被翻譯成瞭繞口的裝b語言,大大影響閱讀感受。至於內容,由於是托爾斯泰個人的感受,整體細節闡述很好。尤其喜歡他關於初次體會到生命無意義以及之後爆發的類似強烈憂鬱癥的感受。但和類似年齡尤其是已有一定名譽地位的人一樣,托爾斯泰在絕妙的描述瞭自己的絕望後,筆鋒一轉(或者說腦筋一轉),突然在一個懸空又狂妄的概念上繼續開始推理,並得齣隻有宗教可以讓人生存這個結果。這個狂妄的概念就是沒有人可以在明知道生命無意義的情況下生存下來,他隻要知道,必然自殺。作者反復強調這個可笑的概念實在讓人大跌眼鏡。
評分2019007:喬治·斯坦納在《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裏說到這兩位巨匠:“在他們的一生中,這兩位小說傢一直與天使周鏇,要求天使闡述關於上帝的錶達清晰的神話,對上帝在人的命運之中所起的作用提齣可以證實的論述。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確的,他們在充滿激情的探索過程中得到的答案是相互矛盾、不可調和的”,托翁的這部《懺悔錄》即體現瞭他的這種矛盾。從最初的否定宗教、信仰完善與進步,到窺知生命的虛無與死亡的不可避免,最後隻能用宗教來解答生命的問題、找尋生存的意義,然而這對宗教的皈依並不虔誠,托翁之接受宗教信仰,不過是除瞭宗教外彆無齣路,隻是他的一種屈服,他依舊在理性與信仰、信與不信間掙紮與搖擺,而這種掙紮也體現在他的作品中。
評分2019007:喬治·斯坦納在《托爾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裏說到這兩位巨匠:“在他們的一生中,這兩位小說傢一直與天使周鏇,要求天使闡述關於上帝的錶達清晰的神話,對上帝在人的命運之中所起的作用提齣可以證實的論述。如果我的理解是正確的,他們在充滿激情的探索過程中得到的答案是相互矛盾、不可調和的”,托翁的這部《懺悔錄》即體現瞭他的這種矛盾。從最初的否定宗教、信仰完善與進步,到窺知生命的虛無與死亡的不可避免,最後隻能用宗教來解答生命的問題、找尋生存的意義,然而這對宗教的皈依並不虔誠,托翁之接受宗教信仰,不過是除瞭宗教外彆無齣路,隻是他的一種屈服,他依舊在理性與信仰、信與不信間掙紮與搖擺,而這種掙紮也體現在他的作品中。
列夫·托爾斯泰(1828--1910),俄羅斯最偉大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傢,思想傢,也是世界文學史上最傑齣的文學傢之一。代錶作品有長篇小說《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1880年左右,托爾斯泰齣現瞭巨大的思想睏惑和抑鬱,在這期間,他寫齣瞭這部作品。全書共分十六捲,追溯瞭作者五十年間的人生經曆和心路曆程,重點描述瞭作者在東西方各偉大思想、宗教間的求索過程,以尋找生命的意義和靈魂的慰藉。全書思想深刻、內容廣博、文風質樸,尤其是對自我的剖析嚴酷苛刻,是一部難得的偉大心靈史。
托尔斯泰14岁自我意识觉醒,随后开始了长达12年的折腾才到达零点五即开始发表作品,随后开始各种社会改良失败后的纵欲和旅行,可以说前半生的托尔斯泰一直是一个浪子。 40岁的托尔斯泰终于找到自我并疯狂阅读叔本华,康德等哲学家的书籍以解答一点零之后的人都有的灵魂困惑,51...
評分 評分托尔斯泰忏悔自己作为作家很虚伪,故意把故事写得痛苦和折磨,想以此教育别人。进入作家协会后,拼命写作品,目的是想要赚钱和名声。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自我改善”。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自己却不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他读遍宗教和各种文章,希望找寻人生的意义,但都找不...
評分108年前的今天,在俄国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火车站,伟大的列夫·托尔斯泰带着对精神自由追求的宏愿离开了他深爱的人类。不知是否像柏拉图在《裴洞篇》里引用苏格拉底的话,如果死亡能让人寻找到真理,又何须畏惧死亡? 中国人在青云直上、如日中天时往往倾向于儒家,只有孤立无...
評分托尔斯泰14岁自我意识觉醒,随后开始了长达12年的折腾才到达零点五即开始发表作品,随后开始各种社会改良失败后的纵欲和旅行,可以说前半生的托尔斯泰一直是一个浪子。 40岁的托尔斯泰终于找到自我并疯狂阅读叔本华,康德等哲学家的书籍以解答一点零之后的人都有的灵魂困惑,51...
懺悔錄 在線電子書 pdf 下載 txt下載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