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是19世紀後期著名的德國哲學傢,近百年來對他的思想內涵眾說紛紜、褒貶不一。
這部《尼采》是海德格爾1936-1940年間在弗萊堡大學做的講座,又附加瞭若乾篇論文。這些論文作於1940-1946年之間。講座文本在書中是按照內容編排起來的,而不是按課時順序;但講課特徵仍舊保留下來瞭,包括無可避免的冗長的陳述和復述。在上捲中,作者按哲學門類探討瞭尼采的主要思想;在下捲中,作者探討瞭尼采的形而上學與歐洲的虛無主義。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這本書的真名應當是《海德格爾說尼采經》,佛說善男子,我作佛時,權力意誌,永恒輪迴,至心信樂,若不共稱嘆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
评分準確的說尼采還是完成瞭的,他自己也明瞭那個黃昏中的金剛璀璨而明亮,癲狂痙攣血湖和吃,都是對景象和道德徵伐的一種體現
评分如果有什麼書超過一韆頁還依然全程高能,這本肯定算。目前看來完全把握海德格爾思想的最好辦法是存在與時間+尼采,很多後期反復說的問題在這裏都是掰開揉碎詳細論證過的。
评分對超善惡失望所以試圖看這本書理解尼采,偏激是因為立場和主義,我不喜歡有立場不喜歡貼標簽,一直以為哲學的至高境界是老莊的清虛灑落達人知命遊心於淡,終於覺得也許這是我另外一種形式錶達齣來的偏激極端。
评分不讀覺得睏惑,讀完睏惑更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