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从事经济、社会史、农民问题、改革与现代化问题研究,主编《农民学》丛书,出版专业著述《田园诗与狂想曲:关中模式与前近代社会再认识》、《市场的昨天与今天:商品经济、市场理性、社会公正》、《政府与企业以外的现代化》、《农民中国:历史反思与现实选择》、《耕耘者言:一个农民学研究者的心路》、《陕西通志》魏晋卷(合著)、宋元、明清卷(合著)、《经济转规与社会公正》(合著)等,随笔集《问题与主义》、《天平集》、《思无涯,行有利》等。
本书所收的系列文章主要是对传统社会与文化本身的结构性研究。作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的传统桎梏而走向公民社会,在文化-象征符号体系中主张“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以穷则兼济天下、达则独善其身的人格资源与民主宪政-人权保障的现代制度安排来消除那种专制制度下强权-犬儒互补的人格弊病。
秦晖先生《传统十论》序言中为全书立意: “笔者不满于过去流行的‘租佃神话’和‘宗族神话’,主张在社会—经济分析与思想—文化分析的综合与融会中把握传统时代真正具有规定性的那些规则,跳出‘反儒’与‘尊儒’对峙的传统观之争,在社会结构上摆脱大共同体本位...
评分http://xies.blogbus.com/logs/31800793.html “政权、族权、神权、夫权,代表了全部封建宗法的思想和制度,是束缚中国人民特别是农民四跟极大的绳索。”伟大领袖老毛同志当年的判断,是根据他在农村的调查得出的。按照这些基本判断,老毛制定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方针,取得...
评分前段时间看了秦老师的文章《文化无高低 制度有优劣》,也与《传统十论》中的说法暗合。文章里面就“能否自由选择”作为文化和制度的主要区别。就说能够自由选择的食物选择偏好、宗教信仰的偏好、节庆传统和欣赏的不同类型节...
评分被学术体系束缚导致废话连篇,若开篇明义说人话,20页内足矣。
评分“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秦晖力主反对这个假说描述。然而,惟其对这种描述范式概括得太好了,反倒变相促进了这个概念的陈述,不少维护该范式的文章无不以正面引用秦晖这位反对者的话。
评分如果我们将阿姨学狭隘化为自组织学的话,那么秦晖先生这本书就是前阿姨学的阿姨学。他在书中扎实地论证所谓皇权不下县,纯属近代以来人们对东南沿海相对而言的宗族自治这样一种特例,误读成秦汉后两千年的日常。秦晖意识到在编户齐民的吏治帝国之下,很难产生自治团体,因而可以尽可能汲取私有财产。他指出传统帝国的灭亡,并非是因为国家汲取能力的匮乏,反而是因为汲取到一个临界点,导致政府组织无法像以前那样控制民众求生存而产生的社会爆炸,最终彻底崩盘。
评分是走出帝制的的基础和前奏。秦晖对中国现代化指出的路是个体和小共同体合作共同抵抗大共同体,从而走向民主宪政。而我觉得这条路基本上是被堵死的,所以要么等统治者自己拿绳子上吊,要么我们吊死。
评分部分篇章过于深奥,关于儒法道的一章特别的精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