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纳森·斯威夫特(1667年-1745年),英国启蒙运动中激进民主派的创始人、诗人,18世纪前期英国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1667年,斯威夫特出生于爱尔兰首府都柏林的一个贫苦家庭,早年丧父,由叔父抚养。他从小就喜爱学习历史诗歌,14岁入都柏林的三一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686、1692和1701年分别获得都柏林三一学院学士学位、牛津大学硕士学位和三一学院神学博士学位。
从1688年之后的10年时间,斯威夫特在英国穆尔庄园当私人秘书。穆尔庄园的主人坦普尔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政治家和哲学家,他对斯威夫特接触当时的政治、培养分析事物的能力和敏锐地观察能力给予了巨大的帮助,甚至起到了导师性质的作用。这是斯威夫特一生中的关键时期——他得到了近10年的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斯威夫特早期的两部讽刺杰作《木桶的故事》和《世纪战争》正是在这时写成的。
1698年,斯威夫特回到爱尔兰做牧师,并积极投入到政治活动中去,开展政治批评。他写过不计其数的时评、政论,文笔犀利,颇具鬼神之工。为了表示自己的中立和清白,他恪守清贫,从不为自己的政论文章收取报酬。
晚年的斯威夫特目睹了英国统治集团的腐朽和堕落,因而内心孤独、满怀忧愤。在这种情况下,他于1726年完成了不朽的讽刺杰作《格列佛游记》。这本著作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剥削本质,而新奇的想象力、幽默朴素的文风、跌宕起伏的情节设置更使得这本书成为几百年来广为流传的经典名著。
斯威夫特一生撰写了大量政论和讽刺诗,抨击了英国统治阶层的腐朽与黑暗和残酷的英国殖民主义政策,而他的讽刺小说则影响更为深广,受到世界范围内读者的喜爱。因而高尔基称他为世界“伟大文学创造者之一”。
斯威夫特(1667-1745),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家之一。《格列佛游记》是他的代表作。
作者以异乎寻常的想象力,描写主人公格列佛先后出游“小人国”、“大人国”、“慧因国”等地方时,遭遇的种种千奇百怪的事情。比如在“小人国”里他可以随意地把上至国王小到平民的各式人等摆在手掌心里玩弄;而在“大人国”里,他又能像个幼儿那样处处受制于人;到“慧因国”以后,马成了智慧的象征,而人成了下等动物。作者通过这样有趣的故事,讽刺了当时英国社会的种种弊病,如政客的尔虞我诈,富人的贪得无厌等。读者在赞叹作者的奇思妙想的同时,也能对当时的英国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
从小就对小人国大人国的故事很是喜欢,对格列佛游记十分感兴趣。初中时语文书上有格列佛游记的节选,当时读得津津有味。可以说它大大拓宽了我童年时的想象空间,听闻到书中的几个来自奇异国度的新名词就足以让幻想半天。后来我对镜花缘和山海经的偏爱应该也来源于这本书吧。 但...
评分上学的时候老师就让我们读过,也给我们放过影片。现在印象也还挺深刻的。当时看完这本书感受很多,从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太多社会的堕落,平民为了赚钱,把格列佛当做物品来展览拍卖,使他生不如死。一个个星期的故事从各个角度批判,讽刺了当时英国的混乱朝纲,贪婪,伪善,悟性...
评分拿到书的时候,正好看到A君在吐槽家门口眷村的蛋饼不好吃,吵吵着要去寻觅记忆中5块钱的路边摊蛋饼。 放下手机,一眼就瞄到这本书的封面。 ——这啥玩意儿?挑错版了?封面图实在太有九零年代小人书的气质了,恍惚间我都怀疑这书不是从网店库房里抽出来,而是外公外婆回老房子...
评分我不知道别人是不是误解了这本书,是不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正确理解这本书。而我,是肯定有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对这本书保有错误的印象,在这印象破碎之后,我听见了我的心咔嚓一声,某处破裂了。 我小时候是看过大人国小人国的动画片的,印象里,这是一部很可爱的...
评分格列佛在南洋航行时巧遇暴风,在海洋中飘荡了好几天,当他从昏迷中清醒过来时,发现手脚和身体被紧紧地钉在地上,原来自己已成为小人国的俘虏。久而久之,小人国的人民与格列佛变成了好朋友,而此时国王的女儿即将下嫁到另一个国家,但公主已有了青梅竹马的爱人,于是格列佛出...
讽刺,想像力。 值得学习。
评分初中时读得,现在想来不一定非要以一个讽刺小说的眼光来看待这个故事。
评分草草翻了一遍。其实我是冲着天空之城拉普达看的。
评分小时候看动画片时没觉得,现在什么的都知道了之后就觉得特别的邪恶,邪恶至极,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
评分小时候看动画片时没觉得,现在什么的都知道了之后就觉得特别的邪恶,邪恶至极,实在是没有什么好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