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屠格涅夫《罗亭》14 2019.02.20 俄罗斯大作家屠格涅夫《罗亭》,2019年第14本读物。其中,陆蠡译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戴璁译本,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版《屠格涅夫文集》第四卷。篇幅不长,仅11.4万字,162页。【五星+】。 几十年前第一次读的是陆蠡译本,这次读的是...
评分罗亭: “我现在可以借用科尔卓夫的诗句来说明我的处境:‘啊,我的青春,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寸步难行……’ 可是,难道我真的什么都不行,难道世界上就没有我的事业了吗?我经常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可是无论我怎样竭力贬低自己,我还是不能不感到自己具备一种并非人人皆有的...
评分罗亭: “我现在可以借用科尔卓夫的诗句来说明我的处境:‘啊,我的青春,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寸步难行……’ 可是,难道我真的什么都不行,难道世界上就没有我的事业了吗?我经常给自己提出这个问题,可是无论我怎样竭力贬低自己,我还是不能不感到自己具备一种并非人人皆有的...
评分 评分从早上7点到现在,当花了大半天时间读完这片小说,我不只是看到了一个’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的罗亭。更多的是让我去沉思:那些一个个拜倒在罗亭激情的言词之后的迷茫与无助的地主、夫人和小姐们,他们的热情、狂喜、崇拜。以及当发现罗亭与他们设想的不一致的时候,表现出...
瞿秋白推荐
评分故事的主体部分并不让人喜欢。破落的35岁的文人罗亭在贵族达莉娅受宠,当达莉娅17岁的女儿娜塔莉娅与罗亭相爱的时候,罗亭便不再受欢迎;当娜塔莉娅愿意为爱牺牲一切时,懦弱而缺乏承担力的罗亭却不敢带娜塔莉娅一起走,却要娜塔莉娅屈服于家庭,从而使得爱情破灭而罗亭受鄙视。但随后补充了一个远景的视角却使得罗亭的形象厚实起来,且获得典型意义:罗亭虽然缺乏意志力,却具有一种优秀的罕见的品质,那就是“心里燃烧着一团热爱真理的烈火,”【译文版,153】而这在罗亭最后的穷困潦倒中也仍然维系。最后,罗亭在1848年的革命中牺牲在巴黎街头
评分年轻时很喜欢的一本书
评分我不大喜欢罗亭这样的人,但这位“零余者”确实为世界文学史带来了一个不可多得的经典形象。
评分了解一些人的窗口:那种美丽得见不得黑暗的灵魂啊,找不到让自己安心的安身立命之所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