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灯塔去

到灯塔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弗吉尼亚·伍尔夫 (Virginia Woolf,1882.1.25-1941.3.28) 是一位英国女作家和女权主义者。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伍尔夫是伦敦文学界的一个象征。出生于伦敦的伍尔夫是在家中接受教育的,在结婚以前,她的名字是艾德琳·弗吉尼亚·斯蒂芬(Adeline Virginia Stephen)。在1895年,她的母亲去世之后,她也遭遇了第一次的精神崩溃。后来她在自传《片刻的存在》(Momens of Being)中道出她和姐姐瓦内萨·贝尔(Vanessa Bell)曾遭受其后母儿子(无血缘关系)乔治和杰瑞德·杜克沃斯(Gerald Duckworth)的性侵犯。在1904年她父亲莱斯利·斯蒂芬爵士(Sir Leslie Stephen,编辑和文学批评家)去世之后,她和瓦内萨迁居到了布卢姆斯伯里(BloomsBury)。

她在1905年开始以写作作为职业。刚开始是为《泰晤士报文学增刊》写作。在1912年她和雷纳德·伍尔夫结婚,她丈夫是一位公务员、政治理论家。她的第一部小说《The Voyage Out》在1915年出版。

普遍认为伍尔夫是引导现代主义潮流的先锋;她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和同时也是现代主义者。她大大地革新了英语语言。她在小说中尝试意识流的写作方法,试图去描绘在人们心底里的潜意识。有人在一篇评论里讲到她将英语“朝着光明的方向推进了一小步”。她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创造性至今仍然产生很大的影响。

出版者: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出品人:
页数:201
译者:瞿世镜
出版时间:2011-1-1
价格:14.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32752546
丛书系列:译文名著精选
图书标签:
  • 意识流 
  • 伍尔夫 
  • 英国文学 
  • 英国 
  • 弗吉尼亚·伍尔夫 
  • 小说 
  • 外国文学 
  • 弗吉尼亚·伍尔芙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到灯塔去》描写一次大战后拉姆齐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灯塔塔尖的闪光即象征拉姆齐之人的灵魂之光。

本书的意识流写作手法十分值得注意,如视角转换,两种时间,象征手法,音乐结构,借鉴绘画等。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全书分为三大段。从故事层面来看,第一部分讲述了拉姆齐一家和他们的客人在度假岛上的一个下午的各种事和晚餐;第二部分时间飞速流转,故事前进了十年,在这十年中,拉姆齐夫人和她的一双子女都已死去,岛上的一切尤其是他们的房子遭到长期的废弃,末尾为了他们的再次到来而得...  

评分

以歪斜方式说出全部事实。(Tell all the truth but tell it slant.) 语出德曼:“文学就是不快乐地认识到‘它本身不过是在重复、虚构和讲述寓言,永远不能参与行为或现代性的自然发生’。” 可我不是打算讨论文学能不能或要不要积极介入生活这种问题,相信读过萨...  

评分

莉莉,这个人物始终是相对于拉姆齐夫人存在的。但拉姆齐夫人与莉莉的婚姻观并不是对立的,拉姆齐夫人对莉莉的怜爱以及莉莉对拉姆齐夫人的不屑,其实是她们各自内心对自己的同情,抑或说是伍尔夫内心的矛盾,这种矛盾,是对无聊生活抗拒的无力,反映出的是如他们内心一样混乱的...

评分

生命总是用来叹息的。如果没有这么细碎的言语和情节,到不到灯塔去都无所谓,毕竟,它就仅仅是一个有着黄色眼镜的灰色人。可是,它在瞭望,在黑夜中指明方向,如同拉姆齐夫人人性的光辉在闪耀,让人憧憬和向往。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来得不但不易,在时光的流逝中我们更得抓紧去...  

评分

本书描写了一次大战后雷姆塞教授一家和几个亲密朋友在苏格兰某岛屿上度假的一段生活。作者企图在这部情节非常简单的小说中探讨人生的意义和自我的本质,指出自我有可能逃脱流逝不息的时间的魔掌并不顾死亡的威胁而长存不朽。 ●这本书内涵异常丰富,充满着思想,充满着感情……...  

用户评价

评分

180824伍尔夫用电影镜头般的表现手法,将每个人物的心理状态一一描摹,主角与配角的绝对界限在此消弭了,每个人物都是活动的,正在思考的,她跳脱出了除却自我之外别无他物的初级牢笼,然而禁锢仍在。书中的拉姆齐夫人散发着永恒的圣光,她美得惊心动魄让人神魂颠倒,她的善良和热心使她处处为旁人着想,这又给她添了一分可爱,人们围绕在她的身边,甘心情愿为她俯首称臣。她费心竭力渴望赢得所有人的喜欢,希望照顾到所有人的情绪,不忍抛下身边人不管,不敢过多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服务他人的时候她获得了自我价值感,但是她的成功之处也正是她的失败之处。书中仅有一次向我们披露了拉姆齐夫人私人的读书时刻:当她在结束了一天的忙碌躺在床上读诗时,心里感到既甜蜜又充实。

评分

首次文本細讀意識流小說,在無數敘事和印象的主觀性中去展現人物性格(而非外貌),展現不同的敘述聲音、聚焦和時間的好樣本。人生真是絕望,「我們都滅亡了,各自孤獨地滅亡了」。謝@autumn1991的紙質書。#讀一把#058

评分

首次文本細讀意識流小說,在無數敘事和印象的主觀性中去展現人物性格(而非外貌),展現不同的敘述聲音、聚焦和時間的好樣本。人生真是絕望,「我們都滅亡了,各自孤獨地滅亡了」。謝@autumn1991的紙質書。#讀一把#058

评分

虽然看完了,港真基本是一种煎熬。

评分

读得不是很畅快,有些困惑,但时不时也能体会到作者用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