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乔尔达诺,生于1982年,粒子物理学博士。《质数的孤独》是他的处女作,一经出版,就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
文铮,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副教授,译有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利玛窦书信集》。
《质数的孤独》是意大利八〇后作家、粒子物理学博士保罗·乔尔达诺的处女作,2008年出版后,即获得意大利最高文学奖斯特雷加奖,并迅速成为欧美超级畅销书,迄今在欧洲销量已超过500万册。同名电影于今年9月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
马蒂亚是一个年轻的数学天才,他相信自己是质数中的一个,而中学同学爱丽丝正是他的孪生质数。他们都有痛苦的过往,同样孤独,同样无法拉近和其他人之间的距离。从少年到成年,他们的生命不断交叉,努力消除存在于彼此间障碍,相互影响又彼此分离,就像孪生质数,彼此相近却永远无法靠近。
意大利人一直是有趣的,幽默的,印象中的意大利人应该像二战那样,像卡尔维诺那样,像他们的电影一样,可是无论怎么样,都不应该是像质数那样。保罗的叙述方式是那种不急不缓的娓娓道来,这才是第三人称的写作方式,仿佛与己无关的冷眼旁观,并不为了主人公的开心而喜悦,也不...
评分去年年底,我的一个朋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我们认识七八年了,算不上亲密,说了几次见面,但都因为我的各种原因没见成。一直以为,没见过也挺好,面对面的时候,总会有说不出话的尴尬。听到她的消息,心里像有个硬块,不太清楚那是不是悲伤,以我对她这种远距离、表面化的了解...
评分 评分毛姆在他的小说《月亮和六便士》中有一段关于孤独的鞭辟入里的描写,虽然不是黄钟大吕但我还是全数照搬过来了。毛姆如是说: “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每个人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靠一些符号同别人传达自己的思想;而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价...
评分陈嫣婧/文 距离《质数的孤独》成功出版并获得追崇五年,这位生于1982年的意大利作家乔尔达诺终于带来了他的新作。看完《人体》后,有一点起码是值得肯定的,那就是这五年乔尔达诺没有闲着,他始终在思考怎么让自己的作品变得更好,更丰富。年纪轻轻就成名的作家能在如此短的时...
爱情不足以枪毙孤独。
评分选择只是几秒钟的事情,然后用余下的时间来还债
评分四年前生日送自己这本书的时候还没能觉悟,只觉得孤独不可忍受,困惑于“但爱为什么不能打破界限,拯救彼此的孤独? ”现在则觉得界限是必须,质数应该接受它的命运,与其他质数并肩,站在同一个数列里,同时保持尊重的距离。
评分我也知道这个世界一片混乱并最终难逃崩塌,我也刻意让自己的一举一动就尽可能的消无声息,我也相信,只要我控制好自己的每一个动作、只要我不在世界上留下痕迹,就会减少一些自身与世界间互相伤害的罪恶。
评分第三次终于看完了这本书,书背后的故事我也不会忘记。看这本书的时候想到了很多,想到了一个研究数学、建筑和唐诗宋词的老先生,用数学公式表达建筑,说“好美啊”。想到加来道雄在《平行宇宙》中讲弦定理,讲多重人生和相遇存在的可能性。当时想要有理科生写的小说该有多好看啊,于是后来就知道了《质数的孤独》。感觉有点像坐在南大旁边雕光的楼上,靠着窗台能看到掉叶子的法桐和南大破落的宿舍。里面走着许多孤独的天文男,物理男,数学男,他们都长着一副高辨识度的理科生的服装,发型,个子不高,戴着眼镜。行走在各种公式和定理之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