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

“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增订本)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姜涛,1970年生于天津。1989年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后弃工从文,200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获得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研究领域为20世纪中国新诗及中国现代文学。出版有专著《公寓里的塔:1920年代中国的文学与青年》《巴枯宁的手》《“新诗集”与中国新诗的发生》《图本徐志摩传》,编著《20世纪中国新诗总系》(第一卷)、《北大文学讲堂》,译著《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等。另,出版诗集《洞中一日》《我们共同的美好生活》《鸟经》等,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东荡子诗歌批评奖”等。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姜涛
出品人:
页数:404
译者:
出版时间:2019-7-1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1302552
丛书系列:培文书系·文学与当代史丛书
图书标签:
  • 诗歌 
  • 中国现代文学 
  • 诗歌研究 
  • 姜涛 
  • 文学研究 
  • 中国 
  • *中国现当代文学卒论 
  • Poetry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目录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以早期“新诗集”——《尝试集》《女神》《草儿》《冬夜》《蕙的风》等为讨论对象,通过考察“新诗集”的出版、接受、编撰及历史评价等环节,重新审视“新诗的发生”这一历史命题。上编主要从“文学社会学”的视角出发,讨论“五四”前后一个自足新诗发生空间的形成,涉及报刊传播的影响、新的读者群的召唤、新书局的支持、阅读程式的养成等诸多方面;下编则关注在“新诗集”的成书、接受和历史定位过程中,新诗历史形象及合法性的塑造与追寻,从而对新诗发生的线性历史想象提出自己的质询。

本书初版于2005年,以博士论文《“新诗集”与新诗的发生研究》为基础,该论文2004年曾被评为百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出版后也曾获得第三届“王瑶学术奖优秀青年著作奖”。此次修订,除了文字的疏通、材料的补充外,又特别增加了附录的四篇文章,希望在勾勒新诗第一个十年发展概貌的基础上,以个案讨论的方式,更为全面地呈现早期新诗特定的文化政治意涵。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仔细梳理了作者,社会,政治之互动,是用心之作。但形式上割裂“新诗”,解读依然一次次陷入死局。 “新诗”,是滤出文明脉动的语言之网。透过它,方可见作者,读者,社会,历史之浩荡沧桑。 缺乏对文字的审慎与洞察力,同样可见于叙述用词错乱繁杂。解读,竟成了文意的迷障。 ...  

评分

评分

仔细读了它的上编。下编是跳读的。很不错的一本书,资料特别丰富,从中了解了新诗发轫期一些有趣的笔墨官司及其它。北大学者做学问最大特点就是在资料上“竭泽而渔”,每一章的注释都多到令人汗颜,书末列的参考文献也多得惊人!总之很扎实,所以能从中获得的新发现和新思路、...

评分

仔细梳理了作者,社会,政治之互动,是用心之作。但形式上割裂“新诗”,解读依然一次次陷入死局。 “新诗”,是滤出文明脉动的语言之网。透过它,方可见作者,读者,社会,历史之浩荡沧桑。 缺乏对文字的审慎与洞察力,同样可见于叙述用词错乱繁杂。解读,竟成了文意的迷障。 ...  

评分

增订本前记 “另一个审美空间”的生成 “从旧诗的镣铐中解放”的线性过长 新/旧 诗/非诗 现代性冲动/纯文学观念 初版序(温儒敏) “看”新诗 导言研究方法、对象的提出 孙玉石1981《新诗流派发展的历史启示》12种流派 彼埃尔·V·齐马“淑清作品的社会学” 初期白话诗的历史评...  

用户评价

评分

相较于上编的外部研究,下编对新诗集本身的展开似乎更精彩些。新诗的发生不是一个线性进化的过程,而是在辩难中不断自我修正。回到历史现场,才能还原新诗起源的丰富性。

评分

终于再版了,欢呼,之前图书馆借过,还买过打印本……

评分

四刷五刷了吧。

评分

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评分

未曾预料到,姜老师会成为我的“影响的焦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