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在线电子书 图书标签: 日本文学 柄谷行人 日本 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日本史 赵京华
发表于2025-02-08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
终于看懂了。长叹一口气。不是在讨论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而是在讨论日本如何迈进现代民主国家,并进行深刻的自剖和反省。同时,要理解日本人的这种自剖感,必须要理解辩证法,只有明白主体与客体互为辩证的关系,才可能明白原罪为何。最后,言文一致运动其实是抛掉了声而选择了音,赫尔德强调的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拥有了语言,鸟有声死时哀鸣催人泪下,久久不可忘怀,鱼无声只能刀俎献背,那么如何将日本之原声——落语引入其间,便成为能否建立主体的关键,尽管在自由民权败落之后,其只能以内面残影滞留行间,但柄谷的发现,好像又给尘封的泥淖开出星星的灯孔。这本书真的太经典了。自白绝非悔过,而是以柔弱的姿态试图支配主体,今时今日的中国,难道不也需要这样一种微弱的声音。
评分之前有幸读完定本译文了,买一本放着的目的在于万一哪天遇到了活的柄谷,扑通跪下之余还可以掏出来要个签名……(拿《民族与美学》要签名感觉还是太寒酸了
评分马克思主义底色和后结构主义影响。标题容易引起误解,实际上正如作者所说,他把标题中的每个词都放入引号来反思。柄谷意在摧毁“文学史”,即把明治初年文学放到现代国家成立的诸种“装置”下理解,展现文学现象和日本政治的复杂共生共谋关系。“风景的发现”是纲目,所谓“风景的发现”隐喻着将原来没有的东西(如“内面”“自白”)叙述为不证自明的建构行为,而这种行为和日本走向现代是相伴而生的,这一思路从实例上再次说明文学并非空中花园。柄谷此书也是一本西方理论点鬼簿,但出入自如并做了批判,如扬弃《疾病的隐喻》尤好。中日都历经了“浓缩”的现代化进程,以此审视现代化中的遮蔽,是本书最大启示。附序中指出资本主义-民族-国家闭环,眼光毒辣。阅读不需要日本文学和日文基础,虽然看完又迫切地想学日语了!总之强烈推荐!
评分用透视法解释文学中“风景的发现”,自我—对象,主体—客体这一认知装置,译者称有两种解释倾向:一是借柄谷行人来说明“现代文学”对于日本原有文学生态的挤压,这一中心化过程如何切实展开。二是与《想象的共同体》对读,注意“文学”作为现代民族国家的“共同体想象”来铺路。后记要注意的一个点:批判是注意理论与实践的不同步。岩波定本读着比前面的版本轻松。
评分译本变动
柄谷行人(Kojin Karatani) 1941年生于日本兵库县尼崎市。早年就读于东京大学,先后获经济学学士和英文科硕士学位。毕业后曾任教于日本国学院大学、法政大学和近畿大学,并长期担任美国耶鲁大学东亚系和哥伦比亚大学比较文学系客座教授。2006年荣休。他是享誉国际的日本当代著名理论批评家,至今已出版著述30余种。代表作有《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世界史的构造》等,《定本柄谷行人集》全5卷于2004年由岩波书店出版。
后现代批评理论的经典之作,已有英、德、韩、法等数个译本,影响广被东亚与欧美。
作者主要以日本明治中期(1880—1900)前后的文学为对象,抓住“言文一致”这一语言变革运动与明治国家体制——议会、法制、医疗、教育、征兵制度的建立之同步关系,考察了文学在语言形式、思维方式、文体表现等方面全新的观念之生成过程。全书以知识考古的方式探讨了“风景的发现”“内面的发现”“儿童的发现”“病的意义”“自白制度”等,考察它们如何以“颠倒”的方式与民族主义和民族国家的一系列制度一起诞生。作者的批评范式以及对核心观念的提炼与表述影响深远,自三联2003年出版中译本以来,已成为国内批评理论领域的必读书目。
本次翻译以2004年作者对讲谈社初版做了大幅度的调整、增删和修订后推出的“岩波定本”为底本,相对于初版,这个全新译本“几乎成了一本新著”
柄谷行人在《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德文版後記中說道:「我是以比較了解日本文學史的讀者為對象來寫作的,根本沒有考慮到海外的讀者。」但此書最終卻被譯成英文、德文、韓文和中文等多種譯本。更為有趣的是,美國後現代主義元老級思想家詹明信(F. Jameson)竟特意為此書英譯本...
评分 评分严格来说这并不是对这本书的评价,甚至也不能说是完全基于这本书所展开的思考,甚至——也不全然在谈论文学,真的,我已经不想再谈论文学了。 让我们首先花一些时间去回顾一下近代文学的风景是如何对古典的风景做出反叛的: 古典的风景的出现前置了一个离世瞬间,这一瞬间带来...
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 在线电子书 pdf 下载 txt下载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