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儒微言

宋儒微言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盧國龍,男,1959年11月齣生於湖北省黃梅縣,1984年畢業於廈門大學哲學係,分配到中國道教協會工作,承擔隋唐道教史研究任務。1988年調往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次年受聘為助理研究員,1994年聘為副研究員,1999年聘為研究員。主要從事道教經史、思想及中國哲學史研究。已齣版《道教知識百問》(今日中國齣版社1989年)、《中國重玄學》(人民中國齣版社1993年)、《郭象評傳》(廣西教育齣版社1996年)、《道教哲學》(華夏齣版社1997年)、《宋儒微言--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華夏齣版社2001年版)等專著及論文數十篇。現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儒教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兼任中國社會科學院道傢與道教文化中心主任。2000年獲中國社會科學院第三屆“優秀青年”稱號,所著《道教哲學》獲“鬍繩青年學術優秀成果哲學奬”。

出版者:華夏齣版社
作者:盧國龍
出品人:
頁數:472
译者:
出版時間:2001-4-1
價格:2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0802358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思想史 
  • 儒學 
  • 政治哲學 
  • 經學 
  • 理學 
  • 宋史 
  • 理學的曆史視角 
  • 新儒學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目錄大全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本書把北宋儒學復興的實質內涵歸結為多元政治哲學的批判與重建,在理論創新與方法創新方麵都取得瞭突破性進展……不僅擺脫瞭意識形態的狹窄視野,建立瞭“大儒學”的概念,而且凸現瞭儒學的豐富內涵,促使學界對儒學的認識由內容單薄的心性之學或道德形上學轉而關注其所固有的文化曆史功能。 展讀全書,給人最大的感受是新人耳目,有新的思路,新的問題,新的看法,也有新的話語係統。與同類的著作相比較,作者的這種努力,可以說是為儒學研究開拓瞭一個新的研究方嚮。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这书读了四年,依然没看完。听说作者是以道教研究立项结果跑偏了才出了这么一本书,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却已经超出了对某个哲学体系单纯的学术研究的层面。从序章开始就一路惊艳,儒道两家的可操作性与实现方法被摆上桌面。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以往一直被忽略,以致于在外人眼里中国...

評分

这书读了四年,依然没看完。听说作者是以道教研究立项结果跑偏了才出了这么一本书,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却已经超出了对某个哲学体系单纯的学术研究的层面。从序章开始就一路惊艳,儒道两家的可操作性与实现方法被摆上桌面。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以往一直被忽略,以致于在外人眼里中国...

評分

这书读了四年,依然没看完。听说作者是以道教研究立项结果跑偏了才出了这么一本书,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却已经超出了对某个哲学体系单纯的学术研究的层面。从序章开始就一路惊艳,儒道两家的可操作性与实现方法被摆上桌面。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以往一直被忽略,以致于在外人眼里中国...

評分

这书读了四年,依然没看完。听说作者是以道教研究立项结果跑偏了才出了这么一本书,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却已经超出了对某个哲学体系单纯的学术研究的层面。从序章开始就一路惊艳,儒道两家的可操作性与实现方法被摆上桌面。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以往一直被忽略,以致于在外人眼里中国...

評分

这书读了四年,依然没看完。听说作者是以道教研究立项结果跑偏了才出了这么一本书,但是它的实际意义却已经超出了对某个哲学体系单纯的学术研究的层面。从序章开始就一路惊艳,儒道两家的可操作性与实现方法被摆上桌面。这个技术性的问题以往一直被忽略,以致于在外人眼里中国...

用戶評價

评分

隻“北宋儒學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政治哲學”一句,即可虐殺其他純粹以哲學解讀宋學的論著。由於盧國龍先生不但對儒釋道三教理論均有研究,而且富有濃厚的曆史意識與現實關懷,所以對慶曆學術、熙豐新學、元祐學術三階段的劃分與探討,多有新見,遠勝儒學本位的哲學係與政治本位的曆史係。

评分

不是他最好的著作。

评分

隻“北宋儒學從本質上講是一種政治哲學”一句,即可虐殺其他純粹以哲學解讀宋學的論著。由於盧國龍先生不但對儒釋道三教理論均有研究,而且富有濃厚的曆史意識與現實關懷,所以對慶曆學術、熙豐新學、元祐學術三階段的劃分與探討,多有新見,遠勝儒學本位的哲學係與政治本位的曆史係。

评分

實力五星,基於政治哲學的維度討論北宋諸傢思想流派,第一章和最後一章啓發很大。這樣的漢書值得推薦。 ps章節布局上一章內容過長看著實在難受(;_;)

评分

書是好書,沒人看,可惜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