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主要翻译了莫里斯·哈布瓦赫的重要作品《记忆的社会框架》中重要的部分,以及研究《新约》空间基础结构的《福音书中圣的传奇地形学》的结论部分。
作为哈布瓦赫最重要的一部著作,《论集体记忆》很好地展示了哈布瓦赫是如何忠实地继承了涂尔干的传统。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他将整个论述坚实地置于以下基础之上:社会/集体的记忆先于个人的记忆,从而成为支配个人记忆、乃至行为的重要因素。 然而,当我们要考虑到一个与“记忆...
评分比较枯燥,但是独树一帜! 只看了书的前半部分。除了集体记忆这个概念,印象已经很模糊了。或者在某些领域,本来理论就是很模糊的。。。
评分家乡在变,它当然在往好了变,我们也是。回到家,发现熟悉的地方拆了,变成了不熟悉的建筑或者废墟,发现朋友生子、堂妹出嫁、侄子结婚,觉得自己像一个外人,你太久没有回家,不知道家乡的变化,和一直在家的人比较,你眼中的家乡被中断了,而他们眼中的家乡是连续的...
评分家乡在变,它当然在往好了变,我们也是。回到家,发现熟悉的地方拆了,变成了不熟悉的建筑或者废墟,发现朋友生子、堂妹出嫁、侄子结婚,觉得自己像一个外人,你太久没有回家,不知道家乡的变化,和一直在家的人比较,你眼中的家乡被中断了,而他们眼中的家乡是连续的...
评分导论部分科瑟对哈布瓦赫的评论是可圈可点的,既能够全面点到,又能够对他的重点思想进行深刻的论述。哈布瓦赫的生平、知识背景、社会背景、著作、以及其遗产都有所涉及,重点是解读哈.富有创造性方面的著作。 《自杀的致因》虽意图维护涂尔干《自杀论》中的一些观...
所谓集体记忆,指个体的记忆是在社会集体的框架和形式下进行的(所以唯一和集体记忆相反的领域是“梦”),不同的集体有不同的集体记忆。它从现实出发,因现实而重构,过去的记忆因适应现实的记忆框架而变形。作为奠基之作,哈布瓦赫在这本书(并非全本,是根据有删节的英译本翻译的,但并不影响理解,反而很精当)关于集体记忆的诸多结论已经广为人知从而变成批判性的工具了,因而读来没那么大的惊喜感。在论证方面,基督教的例子太多,哈氏说得太详细,因而阅读难度不小。而翻译虽然比《社会如何记忆》流畅,但仍然不知所云。
评分跟自己期望的略有差距,姑且可以作为城市建筑学的延伸读物读一读。
评分记忆的社会框架
评分哈布瓦赫开创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记忆及其形成机制,发展了与心理学不同的研究路径。但是,从整个论述看来,其实质是其导师涂尔干社会学思想在集体观念与集体记忆这个层面的一种深入。哈布瓦赫并没有走出涂尔干的社会唯实论,也就是考察社会与个体关系的问题。对于集体记忆这个问题,哈布瓦赫认为社会是从总体出发来进行思考的,个体通过把自己置于群体的位置来进行回忆,而同时,群体的记忆是通过个体记忆实现的,在个体记忆中体现自身。这一种具有循环色彩的论述,是涂尔干特有的。特别是在论述宗教记忆的时候,也回归到了涂尔干后期对宗教、道德的关注。对基督教圣地记忆的考察,其实是对自己观点的一种证明,集体记忆或社会记忆是从现在出发,以适合现实观念的方式重建了这些地点。遗憾的是该书很多部分没有翻译出来。
评分classic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