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出版于1932年,是柏氏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是作者经过多年潜心研究而推出的有关道德和宗教问题的专著。这是柏氏哲学思想在人文-社会领域的一次集中运用。这一运用使作为体系的“柏格森哲学”得以完成。要了解柏氏关于社会问题的见解,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这本著作。在本书中,作者所探求的是道德与宗教存在的依据和性质。根据柏氏的考察,道德有两个来源:一是作为“义务”的道德;一是作为“抱负”的道德,并认为道德的这两种形式都是应生命进化的要求而产生出来的。宗教在本质上也是生物学的。依柏氏之见,宗教是自然为对付“理智”所可能带来的危险而采取的一种防范手段。
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好文字的标准是读起来优美流畅,读起来没感的东西一般三十秒内就扔。可能是译文的问题,这本书读起来完全没感,可是由于万恶的把人变成机器的资本主义雇佣制度,老子还是不得不把全书看完一遍,只八过关注点完全在错字病句格式上鸟~这种读法类似于坐禅,万字眼中过,片痕脑不留...
评分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评分道德和宗教都是为了弥补理性的不足。 理性的不足为: 1.理性容易只顾个人利益,忽视群体利益。 2.理性会想到死亡,容易消极、郁闷,与“生”相悖。 3.理性需要思考,容易犹豫,和生命冲动的目的性相违背。 道德的分“义务”和“激励”,前者是社会压力,后者是个人动力和感性...
。
评分道德划分为义务和激励,执着于义务的社会最终走向封闭,开放式社会才是永恒的。理智天生就存在缺陷,必须通过宗教来制衡。
评分一般。
评分剛開始一看覺得特好,後來想想,感覺很多問題,尤其是所謂的“神秘主義者”,實則並不能像柏格森所說的走向開放的社會
评分宗教的出现是对智能的消散力、生死观以及对于行动和后果不可测的忧虑等消极作用的平衡,又一个amazing 的宗教功能观点。伯格森对神秘主义的心路历程分析真是丝丝入扣,一度怀疑他是不是个真·神秘主义者。批判levy-Bruhel 那幾頁读着也酣畅淋漓,对原始人用巫术来解释人的死亡这一做法中包含的人性意蕴的揭示太玄妙生动了。以上乱七八糟的赞叹,充分说明了对于这本书我只抓住了细节,而没有整体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