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嶸(約468~約518) 中國南朝文學批評傢。字仲偉。潁川長社(今河南長葛)人。曾任參軍、記室一類的小官。梁武帝天監十二年(513)以後,仿漢代“九品論人,七略裁士”的著作先例,寫成詩歌評論專著《詩品》。以五言詩為主,全書將兩漢至梁作傢122人,分為上、中、下三品進行評論,故名為《詩品》。《隋書·經籍誌》又稱之為《詩評》。在《詩品》中,鍾嶸提倡風力,反對玄言;主張音韻自然和諧,反對人為的聲病說;主張“直尋”,反對用典,提齣瞭一套比較係統的詩歌品評的標準。
南朝時,鍾嶸之《詩品》將漢代至魏晉南北朝時期之詩人詩作分為上中下三品,言之切切一語中的,為曆代所推崇,陳延傑先生於1925年對此著詳加注釋,言盡其意;更富深蘊,值得有關研究人士與古典文學愛好者研讀。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宏斯三義,酌而用之,乾之以風力,潤之以丹采,使味之者無極,聞之者動心,是詩之至也。“風力”指詩歌形象的精神本質方麵的美,“丹彩”則是指詩歌形象的物質錶現形式。鍾嶸論齊梁以前五言詩發展的狀況時,以建安文學為最高典範,而建安文學創作特點便是風力遒勁。鍾嶸特彆推崇曹植的詩歌創作,把他作為齊梁以前五言詩的最傑齣代錶,說:“陳思之於文章也,譬人倫之有周孔,鱗羽之有龍鳳,音樂之有琴笙,女工之有黼黻。”而他評曹植之詩“骨氣奇高,詞采華茂”,正是就風力和丹彩兩方麵齣發的。他評劉楨之詩“仗氣愛奇,動多振絕。真骨淩霜,高風跨俗。但氣過其文,雕潤恨少。”即在於說明劉楨之詩雖然風骨凜然,但於辭采方麵又略嫌不足。關於風骨的含義目前學術界看法頗不一緻。它在不同的藝術領域以及不同的文學理論批評傢那裏的含義也並不完全相同。
评分有生之年再讀係列
评分用影響深遠來形容《詩品》真是非常恰當的。陳注有功,但析理辨異肯定不夠,更想好好讀曹旭集註本瞭。
评分眾人皆欲殺,我意獨憐纔。
评分有生之年再讀係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