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主题是宪法与公民,主要是以美国宪法和中国宪法为基础讨论宪法的角色和地位。它究竟是作为抽象的政治原则或政治宣言还是公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司法诉讼来具体履行的行为准则存在。同时还讨论了美国宪法发展与社会科学讨论演变的交织。本文集从理念与实践两个角度,从宪法法案本身与宪法在具体案例中的判决(山东滕州齐玉苓案的判决)两个层次对宪法进行了透视。评论中收的几篇文章是对几个经典文本,比如《会饮篇》、《曼陀罗花》等几个经典文本的评注与解读。从古典那里挖掘生、死、共同体、公民等主题的主要内涵。对我们思考中西方宪法本身复杂的演变和宪法实践大有裨益。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文本解读果然有些读不懂啊……
评分文本解读果然有些读不懂啊……
评分赵晓力现在在清华法学院。
评分04年对美国宪政的系列探讨放在当下来看还是很有意义,几位老师的基本观点还是没变啊hhh????强世功对一例“民事案件判决援引宪法”的分析和彭亚楠的「谁才有资格违宪」构成了对照,很有意思;王希对南北战争时期宪法的巩固或是重塑史的再述中规中矩,援引的一手材料不错;丁耘老师的eros依旧骚气到看不很懂;吴飞对古今的卢克莱西亚的对观似乎让我开始理解了他做自杀研究的意义;林国华的文章最出彩的居然是几例注释(对《伯史》、《伊利亚特》埋葬的精彩分析让我再度想起安提戈涅的葬兄),注释出彩倒也赓续了在社思委的同门师兄李猛的特色(笑。
评分04年对美国宪政的系列探讨放在当下来看还是很有意义,几位老师的基本观点还是没变啊hhh????强世功对一例“民事案件判决援引宪法”的分析和彭亚楠的「谁才有资格违宪」构成了对照,很有意思;王希对南北战争时期宪法的巩固或是重塑史的再述中规中矩,援引的一手材料不错;丁耘老师的eros依旧骚气到看不很懂;吴飞对古今的卢克莱西亚的对观似乎让我开始理解了他做自杀研究的意义;林国华的文章最出彩的居然是几例注释(对《伯史》、《伊利亚特》埋葬的精彩分析让我再度想起安提戈涅的葬兄),注释出彩倒也赓续了在社思委的同门师兄李猛的特色(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