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是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也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人。他1933年生于印度。1953年在印度完成大学学业后赴剑桥大学就读,1959年取得博士学位。森曾执教于伦敦经济学院、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著名学府,现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森的学术思想继承了从亚里士多德到亚当·斯密等古典思想家的遗产,他对全世界各地遭受苦难的人们深切关心,享有“经济学的良心”的美誉。森的思想已经产生了重大影响,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就是按照他的理论框架设计的。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肯尼思·阿罗认为,“在社会选择、福利经济学基础理论、更广泛的分配伦理学以及与这些领域相关的测量问题上,森是一位无可怀疑的大师。”
《以自由看待发展》是阿马蒂亚·森综合他在经济学基础理论、经验研究以及道德——政治哲学领域多年成果的一部里程碑式的著作。他改变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阐述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建立了全新的理论框架。全书论证,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方面的一个综合过程,它意味着消除贫困、人身束缚、各种歧视压迫、缺泛法治权利和社会保障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的能力。森根据大量的经验研究资料,分析了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阐明在实践中富有成效的解决途径。在强调市场机制、全球化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做出基础性重大贡献的同时,他指出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在人的生存、保健、教育等领域承担责任,更需要人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全面的社会交往和变革中发挥主动作用。
搁下这本书,先说让我印象最深而最不重要的两点,一是翻译的不符合中文习惯,佶屈聱牙,感觉在读英文复合长句一口气不喘。二是非常想读哈耶克,作者在书中频频提及,批判性的引用勾起我极大兴趣。 在这本书里,我少有地看到了一位经济学家的人文关怀精神,这说明了理性客观的社...
评分Amartya Sen 因为研究福利经济学而获得诺奖,因为关注贫困群体而并誉为“经济学良心”。但是我认为,森将不朽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来自于他对“自由”这个概念内涵的扩展,给予其注入了强大的新鲜的生命力。 从斯密到哈耶克,再到罗尔斯,这些对自由理论作出了伟大贡献的...
评分几年前看了这本书,非常赞赏。今天看Sunstein的Republic.com 2.0,里面提到阿玛蒂亚·森的著名论断:民主国家不会产生饥荒。这个论断也许很正确而且重要。然而,无论是森本人,还是许多读者,都容易据此作出一个推论:想解决贫困与饥荒,那就发展民主。Sunstein就是这样推...
评分第4章 以可行能力剥夺看待的贫困 4.1收入贫困与可行能力贫困 可行能力的提高与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关联,可行能力的改善既能以直接的、又能以间接的方式减少剥夺。 4.2何种意义上的不平等? 关于平等的历史思考,已建立了斯密的“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罗尔斯的“初始状态...
评分第4章 以可行能力剥夺看待的贫困 4.1收入贫困与可行能力贫困 可行能力的提高与收入增长存在正向关联,可行能力的改善既能以直接的、又能以间接的方式减少剥夺。 4.2何种意义上的不平等? 关于平等的历史思考,已建立了斯密的“不偏不倚的旁观者”、罗尔斯的“初始状态...
这真是我近来读到的最难受的翻译
评分一本看了能提高智商的好书
评分大师~启发很大
评分大师~启发很大
评分"实质性自由" 比較傾向於為福利國家辯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