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 1877-1962)是20世纪上半叶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之一。他出生于德国南部符腾堡附近的小镇卡尔夫。黑塞青少年时代的经历,一如他在小说《在轮下》中所塑造的人物赫尔曼·海尔涅,充满了精神的反抗和冒险。他于1891年秋入毛尔布隆神学校预备班,大半年后他逃离该校,立志要成为一名作家。其后几年的风风雨雨,使这个热情的少年,终于被人世的艰辛磨练成一个堂堂男子汉。1904年,小说《彼得·卡门青德》的出版,使黑塞一举成功,两年后《轮下》付梓,更巩固了他的声誉。
黑塞的文学创作主要继承了19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而在20世纪初叶,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正盛行欧洲文坛,黑塞的古典风格,使他拥有了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称号。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黑塞恪守人道与理性,接连撰写反战文章。然而战争机器一旦开动,任何罪恶都会披上爱国主义的堂皇外衣,黑塞反战的呼声显得是那么的不合时宜。1919年,大战结束后,黑塞发表小说《德米安》,该书像一股电流十分准确地击中了时代的神经引托马斯·曼评语,在战后德国一代青年个引起巨大反响。1923年,黑塞加入瑞士国籍,这一似乎偶然的决定使黑塞后来逃脱了德国的纳粹政权对他必然的迫害。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相对和平的瑞士使黑塞得以用艺术家的方式去建造一个精神空间,以此抵御战争对世界的毒化。1943年,他的巨著《玻璃珠戏》问世,这又是一部充满了自由与人道精神的作品。1946年,黑塞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黑塞因脑溢血在睡梦中去世。
1919年,年轻的黑塞在连遭丧父和婚姻危机的重创后,怀着一颗破碎的心来到瑞士南部一个叫“堤契诺”的小山村。那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以及淳朴的民风把他吸引住了,他在那里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他画画,作诗,写小说,在同第三位妻子妮依结合后,事业上的发展突飞猛进,写下了10余部不朽的中长篇小说。这本《堤契诺之歌》收录就是黑塞此时期创作的散文、诗歌和绘画作品中的一部分。
堤契诺,可以想象并不是个非常适宜居住的地方,但的确是个令人向往的生活圣地。作者的敏感丰富了朴实自然的内容,可能只是金合欢,不同的金合欢,到处都是金合欢,而在一堆金合欢中遨游,非常享受。过于钢筋及拥挤的城市,让人缅怀土地的美丽。然后,再次将埋头于被水泥及大大...
评分最早了解黑塞是在《读者》上面的散文, 后来发现他的文笔真是很了得, 所买下了这本书,好喜欢, 有人也读了么?交个朋友分享读后感受啊!~
评分黑塞的《堤契诺之歌》,俨然一幅乡村图画:尖顶小屋,静谧湖水,神秘树林,躲在绿荫深处的圣洁教堂……除了“讲述”,文字的另一个作用:着色,同样在黑塞笔下游刃有余。换种说法,无论是文字还是水彩,黑塞都称得上是调色的一把好手。他钟情的不是素雅,不是春天点点桃红的粉...
评分这是我向往的生活,却似乎永难实现。我只能一个人静静地读着《堤契诺之歌》,将他幻想为自己,在阳光下晒得炙热,再跳入冰凉的湖中游泳。如他所说,这是生命的映射。因为你,我爱上了这个世界。不过这个世界,到底不是我所处的世界,而是你的世界:红色的小圆顶,植物蔓...
评分黑塞在《堤契诺之歌——散文、诗与画》(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窦维仪译)一书中,在第一篇(写于1931年)里如是描述自己的生活: “这幢美丽的房子对我意义深远。就某方面而言,这是我曾拥有或曾住过的房子里,最美丽,最与众不同的。当然,房子并不属于我,整栋大...
想到他找到了他的地方,在那儿度过了余生,真是莫大的安慰
评分《鸟》,写得很妙!
评分《鸟》,写得很妙!
评分像诗一样的散文
评分自从看过《荒原狼》之后,见黑塞的书就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