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琳·麦卡洛(Colleen McCullough, 1937- ),澳大利亚当代女作家。1977年,她以自己全部的生活积累,创作出版了呕心沥血之作《荆棘鸟》。作品一出版便引起轰动,不但拍成电影广为流传,而且翻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成为当代世界最畅销的小说之一。
除《荆棘鸟》外,麦卡洛还创作十二部长篇小说,一部传记。她与丈夫居住在澳大利亚南太平洋的诺福克岛。
《荆棘鸟》是一部澳大利亚的家世小说,以女主人公梅吉和神父拉尔夫的爱情纠葛为主线,描写了克利里一家三代人的故事,时间跨度长达半个多世纪。拉尔夫一心向往教会的权力,却爱上了克利里家的美丽少女梅吉。为了他追求的“上帝”,他抛弃了世俗的爱情,然而内心又极度矛盾和痛苦。以此为中心,克利里家族十余名成员的悲欢离合也得以展现。
小说情节曲折生动,结构严密精巧,文笔清新婉丽。在描写荒蛮广漠的澳大利业风光时,颇有苍凉悲壮之美;同时女作家对女人爱情心态的探索,又十分细腻感人,故而这部作品有澳大利亚的《飘》之誉。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对名著理解无能。一方面我自己读的书委实少,另一方面一本书一旦被赋予了名著的光环,我就不由得对其抱有着巨大的期望,觉得名著应该写成荡气回肠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由表及里深刻抨击再不然妙语连珠都行。既然有了这种想法,当然这本书《荆棘鸟》在我眼...
评分在阅读速度20几万字/天的时候,《荆棘鸟》我读了一个月。不是她艰涩,而是舍不得,舍不得那么快就翻到最后一页,是害怕--害怕读完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失落。 读中文系是挺惭愧的一件事,高中不爱读“世界名著”,换言之,就是中文非其母语的作家写出来的文字,虽然让我读...
评分始终让我念念不忘的一句话是:在那一刻,他忘记了梅吉。 历经沧桑已是满头银丝的拉尔夫神父最终在同样已是暮年的梅吉怀中死去,死在德罗海达的庄园里。那是梅吉的地盘,他并没有死在上帝的怀里,但是在最后的那一刻,在他离去的那一刻,在上帝的光辉中,他忘记了梅吉。 我猜...
评分那年我仅仅十二岁,却意外相逢这厚重万分的字句。她牵扯进我往后无数日月的执念。那年他们初初相遇,夕阳下她是有金黄头发笑容甜美的八岁小女孩,他走过去抱起她说,欢迎。而这便是一生的牵绊。最终他伏在她膝上沉沉睡去再也没有醒转,缠绕一生的思恋亦无法随死亡而停止。怎奈何,他却是大主教。
评分虽号称澳洲版《乱世佳人》,不过个人觉得比《飘》差多了
评分虽号称澳洲版《乱世佳人》,不过个人觉得比《飘》差多了
评分顺从命运的人只能被命运摆弄。唯有认清自己才能走在命运的前头。
评分但是当我们把荆棘放进胸膛时,我们是知道的,我们是了解的,但是我们仍然要,仍然要把荆棘放进胸膛。回想起这本书,自己的那些爱恋未免都太轻飘飘。很多精致的带有宿命感的句子,淡淡的颓废和深深的执着与绝望之情,倒蛮有古希腊悲剧精神的。但是我脑海中有一种想法总是挥之不去:我肿么觉得这本的情节主线和百年孤独极为相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