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1]),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李光(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老残游记》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主人公老残行医游历各地的所作所为,反映了作者医国救民的强烈愿望。书中揭露了清末政治的腐败,而揭露“清官”的残害百姓,属中国文学作品的首创。本书语言生动流畅,对景物和心理描写精湛,为百年来评论家所称赞,有的章节还被选入语文课本。由于历史的局限,书中有一些攻击义和团和革命党人的议论,还夹杂一些宣扬迷信的内容,读者对此应予鉴别和抛弃。
1903年8月,刘鹗写作的《老残游记》,首次在《绣像小说》上连载,以其独特的立意和优美的文字,使晚清小说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作为一个思想开明、勇于进取,具有富国救民热情的实业家,刘鹗的事业艰难坎坷,屡屡失败。《老残游记》是他为中国的命运也为自己的命运而痛惜,希望唤醒沉睡中的民众,补救残破的国家的“哭泣”之作。
《老残游记》批判晚清社会的腐败,其视角更为独特,着重揭露所谓“清官”之罪恶和所谓“好官”的昏庸,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政治的统治支柱,可谓切中要害。
《老残游记》的描写艺术从它一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称赞。无论是景色描写,还是形象描刻画,无论是心理活动,还是气氛渲染,刘鹗的文笔都举重若轻,清新朴素,情境逼真,气韵生动。
书不甚厚,连读了两次,虽是结尾太过匆匆,故事架构很是一般,但仍然很有读头。对现实直白的隐晦的、铺陈的暗含的描写与譬喻很可以赏玩。顺着老残的行踪一一看来,故事倒也并不复杂。 先是以船喻国:“原来船身……前后六枝桅杆,挂若六扇旧帆,又有两枝新桅,挂着一扇簇新...
评分有吏夜捉人。先致敬下杜工部。 108页: 刚弼道:“莫非就是省中传的老残,老残就是他吗?” 白公道:“可不是呢!” 刚弼道:“听人传说,宫保要他搬进衙门去住,替他捐官,保举他,他不要,半夜里逃走了的,就是他吗?” 老翁逾墙走是有深刻历史渊源的,为了不受人胁迫不得...
评分觉得这篇写得非常不错,转之,如有版权问题,我随时删除... http://www.chinazawen.com/blog/user1/15/archives/2007/24893.htm “清官尤可恨” □/徐强 然创此议之人却也不是坏心,并无一毫为己私见在内,只因但会读书,不谙世故,举手动足便错。……天下大事,坏于...
评分老残游记续集-->自序 人生如梦耳.人生果如梦平抑或蒙叟之寓言乎,吾不能知.趋而质诸蜉蝣子,蜉蝣子不能决.趋而质诸灵椿子,灵椿子亦不能决.还而叩之昭明. 昭明曰:"昨日之我如是,今日之我复如是.观我之室,一榻,一几,一席,一灯,一砚,一笔,一纸.昨日之榻,几,席,灯,砚,笔.纸若是,今...
评分我妈初中给我买的书,一直搁着没读,感觉好像在看天涯..
评分喜欢老残!
评分蛮好看的,就是觉得完结得有点突兀。虽然叫老残游记,但是游的部分少。果然更多是本讽刺小说呢。
评分喜欢老残!
评分好像是这个封面,初中时候读的,想不起来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