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国家某城市部分居民突患“失明症”,且呈火速蔓延之势。政府在惊恐中将失明的男男女女关进了废弃的“疯人院”,以期在隔离中令患者自行“消失”。失明者在恐慌与无助中度日如年,苦不堪言。一伙盲人强盗入院后以武力垄断了食品的分配权,更惨无人道地强迫女盲人前去“服淫役”。足智多谋的少妇,逆来顺受的丈夫,炽如烈火的妓女,心狠手毒的恶棍,演绎了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悲喜剧,人性中的恶与善在作品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
葡萄牙当代最杰出的作家。1922年生于葡萄牙,高中时因家境贫困而辍学,先后从事技工、文员、记者、编辑等多种职业。1979年开始投入文学创作。1982年出版的《修道院纪事》为他赢得国际声誉。此后出版《里斯本之围》《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多部影响深远的小说。1998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葡萄牙迄今唯一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2010年在西班牙兰萨罗特岛去世。
在萨拉马戈那里,黑暗被取消了两种基本特征,一来它没有由光明渐渐衰弱的过渡阶段,二来在人类的惯常的感知中,它的物理形态反而被强烈的白色所替换,所以在《失明症漫记》中,失明没有博尔赫斯那样的如黄昏徐徐降临的诗意,也没有对黑暗的传统恐惧,但是对于光明的强烈向往却...
评分在萨拉马戈那里,黑暗被取消了两种基本特征,一来它没有由光明渐渐衰弱的过渡阶段,二来在人类的惯常的感知中,它的物理形态反而被强烈的白色所替换,所以在《失明症漫记》中,失明没有博尔赫斯那样的如黄昏徐徐降临的诗意,也没有对黑暗的传统恐惧,但是对于光明的强烈向往却...
评分在萨拉马戈那里,黑暗被取消了两种基本特征,一来它没有由光明渐渐衰弱的过渡阶段,二来在人类的惯常的感知中,它的物理形态反而被强烈的白色所替换,所以在《失明症漫记》中,失明没有博尔赫斯那样的如黄昏徐徐降临的诗意,也没有对黑暗的传统恐惧,但是对于光明的强烈向往却...
评分封闭 暗无天日 污秽 淫乱 权利与欲望。好吧我必须承认 阅读失明症漫记时我满脑子都是索多玛的120天。包括戴眼罩的老人的收音机 直接联想到片子的结尾。我知道二者当然是不同的,还是卡尔维诺那句话: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萨德。不过 也许修道院纪事更符合我的口味一点吧。可能和题材也有点关系。社会性太强洞察力过于强大会让人浑身冷汗。一直觉得萨拉马戈还是太仁慈了些 如果医生的妻子也失明的话 不知道会怎么走。不过故事应该很难发展了。这样黑色的作品 结局过于光明了= = 教堂里的神像处的喻义还当仔细思考。
评分我的每一本书都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澄清一个疑问,理清一种想法,表明我是如何在这个世界存立的,是如何理解这个世界的。抑或我是如何对这个世界感到不解的。 by saramago
评分翻译不济
评分上帝在雲端,玩捉迷藏,便盲目了人間。人總很少願意去想,自己極端環境下會如何,面對權威者的命令,或者只是一場白日的失明。畢竟「問到最尾叫內心,也長出裂痕」,不會假設,所以相安無事,心安理得。於是當有人撕裂了給你看的時候,就分外猙獰,不忍。類似的情緒不是第一次,比如路西法效應,比如洞穴奇案,但男人奉送女人去被享用時,我依然戰慄。
评分悲读库切,喜读萨拉马戈,不悲不喜读帕慕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