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蘭·托馬斯(Dylan Thomas, 1914-1953),1914年10月22日生於英國南威爾士斯溫西(Swanses);1925年9月入斯溫西初級中學學習,並開始詩歌創作;1933年8月中學畢業,任《南威爾士日報》記者。1933年在倫敦首次發錶詩作,1934年獲《詩人之角》圖書奬;同年12月齣版第一部詩集《十八首詩》,1936年齣版《詩二十五首》,1939年齣版《愛的地圖》,1943年3月開始擔任英國廣播公司播音員,1946年齣版《死亡與入口》,1952年齣版自己選定的《詩集》(1934-1952)。1953年11月9日詩人在美國紐約去世,享年39歲。
狄蘭·托馬斯的詩歌圍繞生、欲、死三大主題;詩風精獷而熱烈,音韻充滿活力而不失嚴謹;其肆意設置的密集意象相互撞擊,相互製約,錶現自然的生長力和人性的律動。他的詩歌掀開瞭英美詩歌史上的新的篇章。這本詩選收有詩人各時期的力作88首。
狄兰·托马斯选择了生命、欲望与死亡作为他的诗歌主题,在托马斯看来,宇宙万物,生死轮回,惟一的上帝就是时光,他赐我们以青春,又赐我们以死亡: 而死亡也不得统治万物。 赤裸的死者会同风中的人 西沉明月中的人合为一体 当骨头被剔净白骨变成灰 他们会有...
評分狄兰・托马斯生于威尔士,17岁离家前往伦敦,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起初并得不到出版商的认可,只能依靠在BBC写稿获得满足生活需要的收入,直到二战后发表了他最重要的一部诗集《死亡和出场》,该诗集获得评论届的普遍好评,为他带来了诗人的名誉,奠定了他在现代主义诗歌...
評分爱上诗歌,那是如何幸运且美好。爱上诗之余又爱上了诗人,还是别这样干吧。吃过猪肉,没有必要一定肯定及确定的想要知道那只猪长成什么样子吧。 迪伦•托马斯,此君谁也?生于威尔士,生于1914猝于1953的英国著名天才诗人。看一个诗人是否是天才,看他的寿命就可以了,此君...
評分我的城市 是修建在火山灰烬上的水泥森林 早已告别败血的春天 终结性的浸泡在炎热腐臭的夏天里 只有不远万里到访的海风, 才会偶尔勾起 年少时候刻在法国梧桐树干上的爱情回忆 泪水滴落后又汇聚成河 肌体却无言倒下, 永恒 谁还惦记着少女的贞操,和 笔记本上手绘的, 情人的样子 那...
評分时光像一座奔跑的坟墓,追捕着你,你安然地拥抱是一把发毛的镰刀,她换好挡驾,驭爱情缓缓穿过房室,灵车上的乌龟爬上裸露的楼梯。 无限地接近接近阴冷黑暗,在最潮湿的环境里看自然如何扭曲地生长,人性在流着粘臭鲜血的沼泽里律动,生、...
懶得寫吐槽文瞭。詩歌翻譯裏丟失原語言美感是一定的,這可以體諒。但是,漏譯詩行這種事兒就沒法推卸瞭吧?親,先讀懂英文再翻譯好麼?信達雅,第一點就是信,句意是身著烏鴉般黑衣的漁夫跪在地上,譯成瞭烏鴉是黑的,漁夫跪在地上。你要說是被抓壯丁翻譯瞭糊口飯吃我就忍瞭,關鍵序言裏還一再強調自己是如何從狄蘭的詩歌裏獲得勇氣來麵對病痛裏的生死關頭。親你就這麼對待你的靈魂導師麼?
评分穿過綠色導火索催動花的力!
评分野性、熱烈、粗獷的抒情,往往從身體齣發。熱風般的語言,哀嘆卻有冷雨的涼意。死亡和墳墓是他最浪漫的部分。氣勢很足,值得摘錄的片段頗多,然而一些詩有句無篇。雖然看到瞭“傅浩”,但居然譯得不錯。
评分“假如愛非真切即為非愛”,蘭哥犀利啊。少年時,不知“愛”是什麼,在一個又一個姑娘麵前身後栽瞭跟頭後,問題成瞭“愛得多真切纔算?”邊界在哪裏?為什麼成瞭這樣?就好像書本上說過的“刀和鋒利”之間的關係。愛是什麼尚且不知,如何明白何謂真切?明明牽掛的是,斬獲真心的究竟會是西瓜刀還是捲筆刀,可卻糾結於刃之鋒利,人生就是這樣,所有的時間都耗費在跑偏的問題上瞭。
评分據說很牛X,不過北島可靠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