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璞(1928- ),原名馮鍾璞,筆名還有綠蘩、任小哲等。祖籍河南省唐河,生於北京,為哲學傢馮友蘭之女。兒時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誌小學校。抗戰爆發,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大附屬中學。1945年迴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係,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係,同年在《大公報》發錶處女作《A.K.C》。1951年畢業分配在政務院宗教事務委員會工作。同年末調入中國文聯研究部。1956年至1958年在《文藝報》任外國文學的編輯。1957年齣版童話集《尋月集》,同年發錶短篇小說《紅豆》(《人民文學》1957年7期)引起文壇注目,在反右鬥爭中遭到批判。1959年下放河北省農村。1960年調入《世界文學》編輯部。主要撰寫散文和小說。“文革”中被迫中斷創作,1978年重新發錶作品。後調人北京外國文學研究所。主要作品有散文集《丁香結》,長篇小說《南渡記》,翻譯《繆塞詩選》(閤譯)、《拉帕其尼的女兒》等。
她的作品多寫知識階層,文字優雅,富於學養,含蓄蘊藉。“文革”後的創作追求現代主義技巧的探索,注重心理描寫,具有超現實的荒誕和象徵,比如《我是誰》、《蝸居》、《泥沼中的頭顱》等,受到批評界的注意。
宗璞(1928-),本名馮鍾璞,祖籍河南唐河,生於北京。少年時就讀西南聯大附中,1951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外文係,後長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工作。宗璞最初的文學創作始於四十年代,1957年發錶成名小說《紅豆》。1978年以後,辛勤筆耕,發錶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數十萬字,其中《弦上的夢》、《三生石》分彆獲全國優秀短、中篇小說奬,《丁香結》獲全國優秀散文(集)奬;並已完成四捲本長篇小說《野葫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鉛印,力道太大,滿紙此凹彼凸
评分來年野葫蘆地裏仍然枝蔓纏繞,一片綠蔭涼。鞦天,仍結瞭金黃的葫蘆,高高低低懸掛著。像許多沒有點燃的小燈籠。
评分關鍵詞 螢火蟲 亡國奴 摘句 夏夜是溫暖的,芬芳的,但她們覺得北平的一切,連同這無所不容的夜,都已和她們隔得相當遠瞭。203 她已經不是原來的孟靈己瞭 246 蕓豆街小院和龜迴縣城的生活是相通的 251
评分看瞭一遍,宗璞的文字很優雅,也很有曆史參考價值,講述1937年文人南下
评分文筆流暢,故事和人物的發展很自然,不是很驚艷,但是很耐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