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治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钩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的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名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2007年,也就是10年前,作为给一个姑娘的豆油,写了下面这个书评,一晃十年。 现在看大学写的东西,就像看小时候花脸口红大檐帽的照片,不忍直视。但当时确实这么想,这么装,这么中二,这么nc,还这么不要脸的在豆瓣写了这篇乌七八糟的内容,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也没什么办法,...
评分本书是钱穆大师的讲稿集,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短短的160多页,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地方与政府的关系、考试制度、经济制度、兵制等做了概况和比较,指陈利害得失,实在是好书! 钱先生认为讨论历史制度,应该将当时的历史传统与...
评分【博客原文:http://www.naowan.com/archives/2009/04/21/130】 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
评分【博客原文:http://www.naowan.com/archives/2009/04/21/130】 前天读完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书不厚,仅160多页,讲述了汉、唐、宋、明、清五个朝代的政治制度,包括政府组织、考试、经济、兵役等制度。读罢,仿佛重游了2000多年的中国历史,而且是之前很少触及...
评分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吴晓波的《浩荡两千年》,其重要参考书目之一就是钱穆的这本。于是找来看,果然是两个层级的东西。撇开没看完的《中国近代史》,钱穆的这本书算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历史书中最为严谨的书籍了。虽然只是薄薄一本,两百页不到,但却可以把中国五个重要朝代...
读罢钱公《得失》一书,简评如下:钱公的确博览群书,学贯古今,观点有理有据,但若干论点不免偏激,有哗众取宠之嫌。偏爱汉唐,罢黜明清。排斥西方民主平等,封建大户人家学者之通病。推崇之余,同须批判。
评分“一切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某种程度上,钱穆肯定同意黑格尔的这句话,即承认每种制度之发生都有其合理性,然而却不以此“合理性”作为其不足处的辩护。钱穆这个演讲集,是有所指而发,着力在挖掘中国传统政治之合理性,而疾言生搬、移植西方制度之谬;或因立意太过明确,反难看出其他什么亮点。此书中最不能不同意的一点,倒是“结论”中的一个观点:“讲历史,更可叫人不武断。”而我们,很多时候对待历史确实太武断,以致自以为是了。
评分鸡汤史学的代表,乍一看很有道理但经不起分析系列。
评分#亚马逊#18.60元,已购。给五星基于以下几个理由,第一,解决了几个长期困惑我的关于行政组织方面的疑问;第二,功力深厚却毫不卖弄;第三,对于历史抱着温情的态度,苦大仇深找茬型的历史学者现在铺天盖地。pdf(http://ishare.iask.sina.com.cn/f/4953532.html)
评分一直想找到老版本,每次去书店必看看三联的书架,结果总是失望。最近出于对社会及政治制度的兴趣,读完了此书。钱穆先生三言两语就道出历朝兴衰的道理,十分了得,堪称最好的简明中国政治制度史。关于制度和法术的博弈,一直贯穿了中国历史,重法术而轻制度,或可是中国古代社会衰败的关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wenda123.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目录大全 版权所有